安徽省大中型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建设与管理要点_secret.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安徽省大中型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建设与管理要点
安徽省农村能源技术推广总站 2006年6月27日印一、沼气工程建设
1、原则
1.1沼气工程的建设应该符合当地总体发展规划,与当地客观实际紧密结合。畜禽养殖场应是长期固定、且可持续发展的。正确处理好集中与分散、开发与利用、近期与远期的关系。
1.2 沼气工程的建设要在保证质量和处理效果前提下,应从简化操作程序、降低劳动强度、降低投资和运行费用出发,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1.3 沼气工程的建设应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为目标,同时考虑养殖场改进生产工艺,实行清洁生产,从源头上减少粪污排放量。科学合理地控制建设规模与投资,以取得最优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1.4 沼气工程的发酵原料应是养殖场的粪便污水,应有充足和稳定的来源,严禁混入其它有毒、有害污水或污泥。
1.5 沼气工程的规划、设计应科学合理地利用沼气、沼肥。以充分体现沼气工程在能源、环保、生态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
1.6 沼气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必须由相应资质的单位或企业承担。项目单位积极配合,当地农村能源管理部门加强监督与管理。
2、工程建设的前期准备
2.1沼气工程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一般要经过提出立项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专家评估、工程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等阶段。
2.2 工程选址
沼气工程的选址应与养殖场整个生产系统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重点考虑以下几方面:
a) 经济性:较好的工程地质条件,方便的交通运输和供水供电条件,标高较低处;
b) 卫生性:满足防疫要求,在畜禽养殖场和附近居民区主导风向的下风侧(有机肥厂上风向);
c) 安全性:由于沼气是易燃易爆气体,沼气生产和贮存等装置应与明火、高压电线等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3、规划设计
3.1 沼气工程的设计应由具有相应设计资质的单位承担。规划设计单位根据工程建设单位的委托要求,应到现场进行实地考察测量,并与当地农村能源管理部门及养殖企业进行方案设计的座谈论证。
3.2 建设单位需要提供的基础资料有:工程建设地点原状地形图、场区平面图、建设地点地质勘探报告、处理资源量实测数据、污染指标的检测数据、当地环保部门对养殖场排放水质要求等。
3.3 工艺方案的选择
3.3.1根据不同的养殖规模、资源量、污水排放标准、投资规模和环境容量等因素综合考虑,并经过多方案比较,因地制宜地确定工艺方案。目前我国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的工艺方案基本分为“能源生态型”和“能源环保型”。
3.3.2 工艺方案内容
a) 沼气工程基本工艺流程图
— —
畜禽粪便污水—前处理 — —
—
b)“能源生态型”沼气工程
工艺适用条件:养殖场规模在年出栏10000头猪单位以下,要求周围有足够的农田消纳厌氧发酵后的沼液、沼渣;养殖业与种植业的规模要配套。
工艺描述:养殖场污水通过排水沟自流到调节池,调节池前设置格栅,以清除污水中较大的杂物。人工清出的粪便运到调节池内,与污水搅拌后流入计量池,计量池内设泵,定时定量地将料液送进厌氧消化罐。冬季为保持厌氧消化罐内的温度在30℃ 左右,在计量池内设蒸汽加热系统,蒸汽由锅炉房引入。计量池和厌氧消化罐内设有温度传感器,调整进入调节池的蒸汽量。也可使用其它加热方式。产生的沼气经 脱硫、脱水、脱杂净化后进贮气柜,作为生产或生活用能。沼渣根据情况定期排出并可干化,作为有机肥使用。沼液进入后处理系统,作为农田或鱼塘的有机肥使 用。
c)“能源环保型”沼气工程
工艺适用条件:养殖场规模在年出栏10000~100000头猪单位,周边不具备自然消纳沼液的条件且排水标准要求高的地区。
工艺描述:养殖场污水经管道自流入集水池,在集水池前设置格栅,去 除污水中较大的杂物。集水池内设提升泵,将污水抽至固液分离筛,分离的粪渣人工清走作有机肥原料,分离的污水自流入沉淀池。沉淀池的上清液自流入调节池, 调节池内设提升泵,将调节后的污水定时提升至厌氧消化罐的布料装置并在池内均匀布水。厌氧消化罐的出水自流入后处理系统。后处理以好氧处理为主要技术手 段,处理的出水可达标排放或畜禽养殖场回用。干清的畜禽粪便可生产有机复混肥出售或直接做农田基肥使用。
3.4 安全设置
3.4.1 厌氧消化罐、贮气柜必须设有防止过量充气和抽气的安全装置。放空管应设阻火器。放空管应有防雨雪侵入和杂物堵塞的措施。沼气贮气柜出气口处必须设阻火装置。
3.4.2 贮气柜安全防火距离
a)干式贮气柜之间的防火距离应大于较大贮气柜直径的2/3,湿式贮气柜之间的防火距离应大于较大贮气柜直径的1/2;
b)贮气柜至锅炉、烟囱、发电机的距离,应大于20 m;
c)贮气柜至架空电缆的间距,大于15 m;
d) 贮气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