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光学(作业).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八章 光学(1)
1. 用白光光源进行双缝实验,若用—个纯红色的滤光片遮盖一条缝,用一个纯篮色的滤光片遮盖另一条缝,则:[ ]
(A)干涉条纹的宽度将发生改变; (B)产生红光和篮光两套彩色干涉条纹;
(C)干涉条纹的亮度将发生改变; (D)不产生干涉条纹
2.一束白光垂直照射在一双缝上,在形成的同一级干涉光谱中,偏离中央明纹最远的是: [ ]
(A)绿光 (B)红光 (C)黄光 (D)紫光
3. 一束波长为的单色光由空气垂直入射到折射率为n的透明薄膜上,透明薄膜放在空气中,要使反射光得到干涉加强,则薄膜最小的厚度为 [ ]
(A) /4 (B) /(4n) (C) /2 (D) /(2n)
4.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所用光波波长=5.461×10-4mm,双缝与屏间的距离D =300mm,双缝间距为d=0.134mm,则中央明条纹两侧的两个第三级明条纹之间的距离为___。
5.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两缝间距离为0.2mm,双缝与屏幕相距2m,波长λ=5500?的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双缝上,求:
(1)中央明纹两侧的两条第10级明纹中心的距离。
(2)用一厚度为薄的云母片(n=1.58)覆盖其中的一条狭缝,零级明纹将移到原来的第几明纹处?
6.白光垂直照射到空气中一厚度为e=3800?的肥皂膜上,肥皂膜的折射率n=1.33,在可见光的范围内(4000?—7600?),哪些波长的光在反射中增强?
7. 在折射率n=1.50的玻璃上,镀上n′=1.35的透明介质膜,入射波垂直于介质膜表面照射,观察反射光的干涉,发现对=6000?的波长干涉相消,对=7000?的波长干涉相长。且在6000?到7000?之间没有别的波长是最大限度相消或相长的情形,求所镀介质膜的厚度?
第八章 光学(2)
1. 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在缝宽a=4λ的单缝上,对应于衍射角φ=30°,单缝处的波面可划分为半波带的数目为 [ ]
(A)2个 (B)4个 (C)6个 (D)8个
2. 波长λ=5500?的单色光垂直入射于光栅常数d=2×10-4cm的平面衍射光栅上,可能观察到的光谱线的最大级次为 [ ]
(A)2 (B)3 (C)4 (D)5
3. 用波长(=632.8nm的平行光垂直入射在单缝上,缝后用焦距f=50cm的凸透镜把衍射光会聚于焦平面上。测得中央明条纹的宽度为3.4mm,则单缝的宽度a=___mm。
4. 在单缝夫琅禾费衍射实验中,观察屏上第3级暗纹所对应的单缝处波阵面可
划分为 个半波带。若将缝宽缩小一半,原来第三级暗纹处将是 。
在用白光做单缝夫琅和费衍射的实验中,测得波长为λ的第3级明纹中心与波长为λ′=6300?的红光的第2级明纹中心相重合。求波长λ
一束平行光垂直入射到某个光栅上,该光束有两种波长的光,=440 nm,=660 nm,实验发现,两种波长的谱线(不计中央明纹)第二次重合于衍射角的方向上,求此光栅的光栅常数d。
7. = 0.5 (m 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到光栅上,测得第三级主极大的衍射角为30o,且第四级为缺级。 求:
(1)光栅常数d; (2)透光缝最小宽度a;
(3) 对上述 a、d 屏幕上可能出现的谱线数目。
第八章 光学(3)
1. 一束自然光自空气射向一块平板玻璃(如图1),设入射角等于布儒斯特角io,则在界面2的反射光是 [ ]
(A)是自然光;
(B) 是完全偏振光且光矢量的振动方向垂直于入射面;
(C) 是完全偏振光且光矢量的振动方向平行于入射面;
(D)是部分偏振光
2. 应用布儒斯特定律可以测介质的折射率,今测得此介质的起偏振角i0=60°,这种物质的折射率为_________。
3. 两个偏振片叠放在一起,强度为Io的自然光垂直入射其上,若通过两个偏振片后的光强为Io/8,则此两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间的夹角(取锐角)是__ ,若在两偏振片之间再插入一片偏振片,其偏振化方向与前后两个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的夹角(取锐角)相等。则通过三个偏振片后的透射光强度为_ _
4. 一束光线入射到光学单轴晶体后,成为两束光线,沿着不同方向折射,这样的现象称为双折射现象。其中一束折射光成为寻常光,它_ ;另一束光线成为非常光,它__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