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三经济生活第二课多变的价格教案.doc

发布:2017-02-12约2.8万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考情回顾 近三年高考命题的重点内容是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的关系;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价格变动对生产和消费的影响。命题形式以选择题为主,多以计算型选择题和坐标图选择题形式出现如:2012年安徽卷第3题考查了劳动生产率、价值总量;2012年大纲全国卷第24题考查了社会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及社会价值总量;2012年山东卷第18题、北京卷第33题、江苏卷第6题、四川卷第24题、广东卷第24题均考查了价格变动的影响 考向预测 (1)运用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分析企业重视科技创新的意义 (2)结合与百姓生活相关的消费品价格(如水价、房价、油价、电价)的变化,分析商品价格变化的原因及其稳定物价的措施 三、考点分析 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 考点一:供求影响价格 (1)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时间点上和某一价格下对某种商品或劳务愿意购买并能够购买的数量。 (2)引起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很多,但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3)当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物以稀为贵,形成卖方市场;当供过于求时,价格下跌,货多不值钱,形成买方市场。 [特别提醒] 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是常见的、多变的,不是基础性的影响。供求关系不能决定价格,只能影响商品价格,但供求关系却能决定商品价格涨落幅度的大小。 供求影响价格坐标图示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供给越多,价格会越低,两者呈反向关系。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需求越多,价格会越高,两者成正向关 [应用层级](2012·北京高考)某两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如图所示,由此可以推断出(  ) A.两种商品之间相互替代 B.商品1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C.商品2的生产企业利润上升 D.商品2的市场供给量高于商品1 【对点演练】(2012·山东高考)下列曲线图中,某商品的需求曲线 (D)和供给曲线(S)相交于E点。若生产该商品的企业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引起E点向E′点方向移动。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曲线图是(  ) 考点2:价值决定价格 师:即使供不应求,一辆自行车价格再涨,也不会比一辆汽车的价格高,即使供过于求,一台彩电的价格再降,也不会比一台收音机便宜,这是为什么? 得出结论: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的含义: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3、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 社会必要劳动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4、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 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对生产者的意义: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价值规律 (1)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2)表现形式: 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从单个交换过程看,价格时涨时落,但从一段较长时间来看,商品的价格总的来说仍然与价值相符合。 【温馨提示】 价值规律适用于商品生产领域和商品交换领域,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更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应用层级] (2012·大纲全国卷)2010年生产一件A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8小时,价值80元,全社会A商品的产量为10万件。如果2011年生产一件A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为4小时,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1年A商品的全社会总产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价值总量分别是 (  ) A. 10万件、80元、800万元 B. 10万件、40元、400万元 C. 20万件、80元、1600 万元 D. 20万件、40元、800万元 【对点演练】(2012·江苏高考)右图表示某商品供给 量和价格的关系(横轴为供给量,纵轴 为价格,S1为变动前曲线,S2为变动后 曲线)。在不考虑其他因素条件下,以 下变量中会导致S1向S2方向平行移动的是 (  ) ①该商品劳动生产率提高 ②该商品的市场价格提高 ③该商品的生产成本下降 ④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