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硫SO2吸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1
二氧化硫吸收
学号:2009243615
姓名: 张红娟
摘要: 在化工生产中,气体吸收过程是利用气体混合物中,各组
分在液体中溶解度或化学反应活性的差异,在气液两相接触是发生
传质,实现气液混合物的分离。在化学工业中,经常需将气体混合
物中的各个组分加以分离,其目的是:
回收或捕获气体混合物中的有用物质,以制取产品;
?除去工艺气体中的有害成分,使气体净化,以便进一步加工处理;或除去工业放空尾气中的有害物,以免污染大气。?实际过程往往同时兼有净化和回收双重目的。?气体混合物的分离,总是根据混合物中各组分间某种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差异而进行的。根据不同性质上的差异,可以开发出不同的分离方法。吸收操作仅为其中之一,它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液体中溶解度或化学反应活性的差异,在气液两相接触时发生传质,实现气液混合物的分离。一般说来,完整的吸收过程应包括吸收和解吸两部分。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原料气的净化,气体产品的精制,治理有害气体,保护环境等方面都要用到气体吸收过程。填料塔作为主要设备之一,越来越受到青睐。二氧化硫填料吸收塔,以水为溶剂,经济合理,净化度高,污染小。此外,由于水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具有很大的利用。
关键词:二氧化硫:二塔二电: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工艺设计
硫酸中二氧化硫吸收工艺流程
包括二氧化硫气体的制取,炉气的净化,二氧化硫气体的转化,主要包括工艺流程的选定,工艺过程计算,主要设备工艺计算及选型,以及绘制部分设备的平面布置。
一、系统组成
脱硫系统主要由烟气系统、吸收塔系统、吸收剂制备系统、浓缩塔系统、副产品处理系统、废水处理系统、公用系统(工艺水、压缩空气、事故浆液罐系统等)、电气控制系统等几部分组成。
二、工艺流程
锅炉/窑炉—除尘器—引风机—浓缩塔— 吸收塔—烟囱
来自于锅炉或窑炉的烟气经过除尘后在引风机作用下进入浓缩塔、吸收塔,吸收塔为逆流喷淋空塔结构,集吸收、氧化功能于一体,上部为吸收区,下部为氧化区,经过除尘后的烟气与吸收塔内的循环浆液逆向接触。系统一般装2-3台浆液循环泵,每台循环泵对应一层雾化喷淋层。当只有一台机组运行时或负荷较小时,可以停运1层喷淋层,此时系统仍保持较高的液气比,从而可达到所需的脱硫效果。吸收区上部装二级除雾器,除雾器出口烟气中的游离水份不超过75mg/Nm3。吸收SO2后的浆液进入循环氧化区,在循环氧化区中,亚硫酸氨被鼓入的空气氧化成硫酸氨晶体。同时,由吸收剂制备系统向吸收氧化系统供给新鲜的氨水或液氨(利用液氨蒸发通过氧化风管进入吸收塔),用于补充被消耗掉的氨水,使吸收溶液保持一定的pH值。反应生成物溶液达到一定密度时先排至吸收塔前的浓缩塔,经浓缩后进入脱硫副产品系统,经过脱水形成硫酸氨晶体,进一步干燥、包装成袋后商业化利用。
三、炉气的净化
进入净化系统的炉气含有0.5~30g/Nm3的矿尘。矿尘积累起来不仅堵塞管道设备,而且其中的氧化铁能与酸雾形成硫酸铁,覆盖在二氧化硫催化剂的表面,既降低催化剂的活性,又增加了床层的阻力。此外, 硫铁矿中所含的砷,硒,氟等杂质,分别以不同的形式进入到炉气中,其中的一部分或大部分随炉气带入净化系统。砷能使催化剂中毒,氟能腐蚀设备。进入转化器后,还能侵蚀催化剂载体,引起粉化,使催化床阻力上涨。随同炉气带入净化系统的还有水蒸汽和少量三氧化硫气体,二者结合可形成酸雾。酸雾在洗涤塔中较难吸收,带入转化系统会降低二氧化硫的转化率,腐蚀系统设备和管道。因此,炉气必须进行进一部的净化和干燥,方可进行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炉气的净化可用干法或湿法进行,目前普遍采用的是湿法净化。
炉气净化技术随着净化设备的进步而提高。初始,由简单的重力沉降室和惯性除尘室、旋风除尘器等所组成,净化效率低下。自1960年 美国科学家F·.G·.科特雷尔发明了高压静电除尘、除雾设备后,加快了炉气净化技术的发展步伐。
高效旋风除尘器、文式管、泡沫塔、新型填料塔、星形铅间冷器、板式冷却器、冲击波洗涤器、高密度聚乙烯泵、耐稀酸合金泵等高效耐磨蚀设备的出现,使净化设备的选型范围扩大了,寿命延长了,促进了炉气净化工艺方法更加合理、完善。
SO2气体的转化
二次转化二次吸收
两次转化两次吸收工艺与一次转化一次吸收工艺相比,所以能用较少的催化剂而获得很高的最终转化率,关键在于将整个转化过程分为两次进行。第一次使大部分SO2得到转化,一般控制转化率在90%左右,然后进入第一吸收塔(或称中间吸收塔)将SO2吸收,再进行第二次转化。此时由于反应混合物中不含SO3,而且SO2浓度很低,O2/SO2比值较一次转化要高得多,在这种情况下,平衡转化率高,反应速度快,用较少的催化剂就能保证转化率达到95%左右[11]。两次转化的最终转化率因工艺条件而异,一般在99.5~99.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