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9 年第 2 期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2009
第 33 卷 Vol.33
(总第 152 期) Journal of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General,№152
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
许 丽 芬
(沈阳师范大学 教师专业发展学院,辽宁沈阳 110034)
[摘 要] 农民工子女是被城市边缘化的特殊群体,面对多方面的压力,幼小的心灵承受了过多的负担,农民工子
女是社会的一分子,分析农民工子女的心理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关键词] 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 G4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5450(2009)02-0121-03
改革开放以后,二元制城乡结构中户籍限制政策逐 差异,使农民工子女在与人交往中受歧视,遭冷遇,给农
步放松,大批农村青年离开农村走向城市谋求生计。在 民工子女在学校与人交往时带来较大的难度和障碍。
农民工流动的过程中,单身流动逐渐被家族式流动所取 (三)家庭环境
代,而成为农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式。目前,农民工的数量 家庭环境是个体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个体从
已经超过 1 亿以上,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学生总数中占相 一出生最先接受到的就是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的地理
当一部分比重。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农民工子女的发展 环境、父母的文化程度及职业地位、经济状况等因素对
势必会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 孩子的影响是较为深远的。农民工子女这一群体较为特
一、农民工子女的成长环境 殊,他们的家庭环境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居住环境较差、
(一)社会环境 父母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父母的教育方式死板,缺乏民
农民工来到城市以后,由于对周围环境较为陌生, 主、家庭经济和职业地位差等。在这种家庭环境的影响
人际关系网没有确立,为了寻找精神上的寄托,他们会 下,农民工子女很难像其他城市子女一样健康成长。
到农民工集中的地点居住,一个城市的农民工来自祖国 二、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的表现
各地,人员的复杂性、管理的不规范性致使社会风气不 (一)认知偏差
很端正。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农民工子女由于心理、思想 农民工居住环境差、职业地位低、生活不稳定等客
尚未发展到成熟阶段,极易受到环境的污染和不良因素 观事实的存在,使农民工的子女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的影响,在与人交往时,自身所表现出的不规范行为及 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只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看不到
不文明举止都容易被社会所厌恶,成为心理问题形成的 自己身上也有别人没有的闪光点,过分看重家庭贫困给
诱因。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