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法律法规讲解.pptx
交通运输学院刘新强
任务二铁路行车安全保障的法律体系
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基础:国家的根本制度
法律
法规
规章
龙头:人大立法对铁路立法
骨干:行政部门的安全条例
补充:铁路企业的细化、落实
法律法规
宪法
1.国家法律
《铁路法》
《安全生产法》
《刑法》
铁路管理的大法,安全方面30条篇幅
安全方针、责任划分
基本法律:个别条文涉及行车安全
1.1《刑法》条文摘录
1、破坏火车、汽车……,足以使火车……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破坏轨道、桥梁、隧道……,足以使火车、汽车……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一下有期徒刑,情节轻微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4、铁路职工违反规章制度,造成严重后果的,……;特别严重后果的,……
5、违反交通运输法规,发生重大事故,……
6、违章或者强令工作人员冒险作业,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其他严重后果的,……
1.2《安全生产法》
1、总则
2、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
3、从业人员的权力和义务
4、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
5、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
6、法律责任
7、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11.1实施,共有七章九十七条。
1.3《铁路法》
1、铁路运输设施的安全保障。
2、铁路公安和地方公安的职责划分。
3、铁路的电力供应。
4、铁路线路两侧山坡土地的水土整治。
5、铁路路基的防护和妨碍行车瞭望因素的排除。
6、道口防护和通行,维护铁路行车安全和站车秩序的各项行政措施。
7、铁路客货运输的卫生检疫、铁路行车事故的处理以及重要桥隧的守护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简称《铁路法》),1991.5.1实施,共分7个部分。
行政责任
刑事责任
民事责任
2.行政法规
《铁路安全管理条例》
《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与事故处理条例》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条例》
2.2《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与事故处理条例》
1、明确了事故调查组的主体和参加部门
2、规范了事故调查的期限
3、规定了事故认定书的制作期限和效力
4、强化了对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的监督落实要求
5、确立了事故处理情况的公布制度
2.2《生产安全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条例》
2007年6月1日施行,共6章46条:
1、总则:明确了事故等级、事故调查组的主体和参加部门
2、事故报告:上报级别、时限
3、事故调查:调查组的成立级别、授权组建
4、事故处理:处理时限、处理程序
5、法律责任:对责任单位、责任人、违规情况的处罚
2.3《铁路安全管理条例》
2014年1月1日施行,共8章108条:
1、铁路安全管理体制:政企分开后的机构设置
2、铁路建设质量:依法招标、质量责任、建设、施工验收制度
3、高速铁路安全管理:论证制度、环境保护
4、新旧条例的完善补充:增加召回制度、实名制、监管职责
3.企业规章
1.《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简称《技规》)
2.《行车组织规则》(简称《行规》)
3.《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简称《站细》)
4.《铁路交通事故处理规则》(简称《事规》)
5.《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规则》(简称《救规》)
3.2作业标准
1.《铁路调车作业标准》
2.《接发列车作业标准》
3.《铁路车站行车作业人身安全标准》
4.《铁路车机联控标准》
法律法规体系存在的问题
1.立法偏少;
2.在内容上还存在交叉重叠;
3.法律效力层次偏低;
4.维护铁路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完善;
5.铁路投资主体需要立法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