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阳绿城·兰园建筑方案设计说明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涡阳绿城·蘭园项目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建筑设计
一、设计依据
1.1 国家及亳州市有关规划、消防、交通、防疫、环保等规范条例。
1.2 规划依据:
《涡阳县城南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2011)
《亳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库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2016】081703号)
二、项目概况
项目地块区位:
本项目位于地块
地块绿地率不小于%。
地块建筑密度不大于28%。
地块容积率不大于1.6。
建筑限高控制在以内;
四、规划设计
项目开发定位
本项目将体现生态人本主义的设计理念,处理好人、建筑、环境三者的关系,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要求,营造小区的安全感、归属感、便利感、舒适感和幸福感。根据地块现状条件和发展潜力,本项目力求创造出一个性格鲜明,注重品位的典雅型商品住宅小区,为当地居民提供优雅宁静、舒适宜人的现代社区和生活环境,整体提高生活品质。
规划设计原则
规划设计的核心是如何合理布局和组织空间结构,以充分利用基地的景观资源,同时有效地化解不利条件。在规划设计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
(1).充分尊重原有的地形地貌和自然环境,尽可能地拓展住区内部的景观环境空间,把住宅融于自然环境之中,使之和谐共生,体现环境对于居住生活的意义。
(2). 规划注重形成建筑平面布局和竖向轮廓上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通过不同组合和天际形态的变化创造丰富的社区空间和竖向形态。
(3). 强化社区公共界面,注重街景和公共节点的营造,以形成整体连续又开阖多变的“流动的风景”,强调社区对城市建筑风貌的引导。
(4). 建筑单体设计注重为客户提供不同的选择,这既包含多样的建筑品种和户型,也包含富有特点和美观的外观造型设计,力求通过丰富的细节体现无微不至的人性关怀。
(5).景观设计力求紧密结合当地的气候特征,营造出层次丰富的景观效果,并为居民提供人性化的户外空间
(6).充分考虑社区的配套建设,在小区内设置完备、合理、实用的各类公建设施,并提供完善、便利的社区生活服务。
规划设计理念
以人为本:关注生活的需求和细节,从使用和功能配置与空间、视觉感受和体验两个层面提升社区的整体品质
注重环境:环境是影响一个楼盘品质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在设计之初就建立环境先行的观念是一个楼盘成功的关键
整体性和丰富性:整体大气的造型至关重要,它关乎一个楼盘形象的建立,而从居住角度而言,则需要房型的多样化、丰富细腻的建筑与环境细节,从而提高居住的适应性、舒适性和整体品质。
均好性:通过规划设计,消除地块内房产开发的死角,提高土地开发的价值与潜 力
规划总平面设计
布局结构
根据规划条件和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并考虑地块布局和周边环境的整体性:本地块为住宅小区,功能相对简单。各组团力求在整体结构上形成一种中心围合式社区,强调秩序感,序列感,逻辑性鲜明,及多层次空间叠加等特征,显示出一种“清晰法则的存在”。据此原则而分布的建筑分割出大小不同的组团院落和中心庭院,以清晰的道路及空间串联系统为主线,围绕和引导建筑组团形成的公共庭院空间进行设计。
小区主入口开设在育英路,并在北侧面向华都大道开设一个人行出入口。小区西侧、南侧分别面向谷水路和八里东路开设机动车出入口,并围绕小区设置环形机动车道。
规划力求通过建筑与景观环境的整体营造,并且功能和规模上进行适度开发,将居住和沿街底商有机结合,形成一个一体化建筑形态。
(2)景观结构——街园结合的整体景观
规划同时注重城市景观界面和地块内部景观,在整体的景观环境营造上,规划入口绿化景观——绿化步行走廊——各街坊院落环境,形成层层递进的景观层次,着力表现由公共尺度的景观环境、步移景迁的绿化步道到院落庭园所形成的空间序列感和意境。
一方面,规划在地块外围通过起伏变化的建筑群营造生动的城市街道界面,同时利用地块入口区域和界面形成会所对景,既整合了地块的建筑形态也丰富了街道景观, 从而创造出连续而多样化的城市开放空间。
另一方面,规划也强调地块景观和空间结构的个性:在地块中营造了一个大尺度的核心景观环境空间。
由此,规划通过“街景”和“园景”的双重营造,创造出一个花园式的环境,同时兼顾了城市界面的活力和社区空间的温馨安宁。
(3)交通组织——“人车分流”的和谐交通
在交通组织模式上,规划强调“人车分流”:将人行和车行交通通过地面和地下两个层面进行分流以创造安全、宁静、方便、和谐的交通方式。
地块内部设置1层的地下机动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