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江苏省泰州市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检测生物试卷含解析.doc
2024届江苏省泰州市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检测生物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下列有关“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实验的叙述,正确的
A.解离的目的是使染色体离开细胞核
B.漂洗的目的是洗去染色剂,避免染色过度
C.使用龙胆紫溶液的目的是使染色体着色
D.盖好盖玻片后压片的目的是使染色体分散开
2.生物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硅尘能破坏溶酶体膜,使其中的水解酶释放出来,破坏细胞结构,从而使人得硅肺
B.给作物施厩肥,既能防止土壤板结,又能提高CO2浓度,有利于作物增产
C.白化病患者体内酪氨酸酶活性降低,从而表现出白化症状
D.输入葡萄糖盐水是治疗急性肠炎病人最常见的方法
3.小鼠的长尾(R)对短尾(r)为显性,基因R、r位于X染色体上。将一个纯合致死基因S(XsY为纯合子)导入某杂合的长尾雌性小鼠R基因所在的X染色体,若不考虑交叉互换,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S基因和R基因在遗传过程中不能发生基因重组
B.该小鼠与任一雄性小鼠杂交,子代均为雌性∶雄性=2∶1
C.正常情况下,该小鼠不可能生育出长尾雄性小鼠
D.随着交配代数增加,该小鼠后代中r基因的频率会下降。
4.如图是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的示意图。当神经冲动传到突触小体时,Ca2+由膜外进入膜内,促进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接触,释放某种神经递质。该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被重新吸收利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②、③都需要消耗ATP,ATP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B.图中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C.Ca2+跨膜运输受阻时会导致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降低
D.①③过程说明兴奋可在两个神经元间双向传递
5.图1为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图2表示甲、乙两种小分子物质在细胞内外的浓度情况。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氨基酸以协助扩散方式运入肾小管上皮细胞
B.氨基酸运出肾小管上皮细胞受载体蛋白的限制
C.图2中的甲从胞内运输至胞外的方式与图1中Na+运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方式相同
D.若图2中的两种物质分别表示CO2和O2,在浆细胞内外的分布则甲为O2,乙为CO2
6.自然界中所有的微生物()
A.都是原核生物 B.都必须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C.都可快速繁殖 D.在生态系统中都属于分解者
7.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及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盐酸在“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和“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的作用相同
②经健那绿染液处理,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蓝绿色
③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能鉴定乳酸菌细胞呼吸的产物
④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专一性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⑤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将母本去雄的目的是防止自花传粉
⑥以人的成熟红细胞为观察材料可以诊断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⑦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可用作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材料
⑧调查血友病的遗传方式,可在学校内对同学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⑨最好用淀粉酶催化淀粉的实验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A.两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
8.(10分)有关“转基因猴”、“克隆猴”和“试管猴”的说法合理的是()
A.三种猴都继承了双亲的优良性状
B.三种猴培育过程都体现了细胞核的全能性
C.三种猴培育过程都应用了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
D.为提高繁殖效率三者都可采用原肠胚期的胚胎进行胚胎分割
二、非选择题
9.(10分)下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信息分子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分泌细胞的分泌物与耙细胞相互结合的原因是靶细胞的细胞膜上有________。
(2)正常人饭后血液中明显增多的激素是________,该激素的作用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从而血糖恢复到正常水平。
(3)受寒冷刺激时,若图中血管内的信号分子为促甲状腺激素,则分泌细胞是________(填写内分泌腺名称)细胞,靶细胞是________。靶细胞又可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