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届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第一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doc

发布:2025-04-01约1.11万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4届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第一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10%盐酸解离的目的是杀死细胞便于染色

B.染色后漂洗的目的是洗去浮色便于观察

C.盖上盖玻片覆盖滤纸,然后用笔端敲击盖玻片,使细胞分散开

D.若在视野右侧有半个中期细胞,为了便于观察该细胞需向右移动装片

2.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方法匹配正确的是()

A.分离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密度梯度离心法

B.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纸层析法

C.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同位素标记法

D.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诱变育种法

3.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但含量非常少

B.向日葵花向阳开,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C.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不能在同一细胞中起作用

D.植物没有神经系统,激素调节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全部

4.青蒿素能有效杀死疟原虫(一类单细胞、寄生性的原生动物),其主要干扰疟原虫表膜线粒体的功能,阻断宿主红细胞为其提供营养,导致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疟原虫是寄生在宿主红细胞中的真核生物

B.疟原虫通过胞吞方式获取食物体现了细胞膜具一定的流动性

C.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场所,疟原虫丢失胞浆威胁细胞生存

D.疟原虫细胞中只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5.某一年生植物开两性花,其花非常小,杂交育种时去雄困难。其花粉可育与不育由细胞核基因A/a(A、a基因仅在花粉中表达)和线粒体基因(N、S,每一植株只具有其中一种基因)共同控制,花粉不育的机理如下图所示(P蛋白的存在是S基因表达的必要条件)。

注:基因型可用“线粒体基因(核基因型)”的形式表示,如植株N(aa)、花粉N(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现有植株N(aa)、S(aa)、S(AA)、N(AA),若要培育出植株S(Aa),母本最好选用S(aa)

C.植株S(Aa)能产生两种类型的可育花粉

D.植株S(Aa)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S(AA):S(Aa):S(aa)=1:2:1

6.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及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同一物种的两个种群存在长期的地理隔离,则一定会进化为两个物种

B.基因型频率是否发生定向改变是判断种群进化的依据

C.有性生殖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D.捕食者的存在不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

7.(9分)二倍体水稻叶鞘被毛与否受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基因B仅在叶鞘细胞中表达,产生B蛋白。基因A抑制基因B的表达。科研人员使用两叶鞘无毛亲本进行正反交,子一代叶鞘全表现为无毛,子一代自交后产生的子代中,叶鞘无毛与叶鞘被毛的比为13:3。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叶鞘被毛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两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

(2)F2被毛个体中,B的基因频率为______。F2无毛个体中,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从基因控制性状角度分析,F2被毛个体中________(填“有”或“没有”)B蛋白。

(3)将Bt抗虫基因导入水稻细胞获得抗虫水稻,进一步筛选出细胞核中含有两个抗虫基因的个体。已知Bt基因的位置如图甲乙两种,第三种未知。为确定基因的位置,科研人员将转基因水稻自交,观察后代表现型。请完成以下实验结果分析:

Ⅰ.若两个抗虫基因存在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自交后代抗虫植株与不抗虫植株之比为_______;

Ⅱ.若两个抗虫基因存在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自交后代抗虫植株与不抗虫植株之比为________;

Ⅲ.若自交后代抗虫植株与不抗虫植株之比为15:1;请在图丙中画出抗虫基因的位置。______

8.(10分)为研究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对动物细胞克隆形成率的影响。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以细胞数为检测指标,提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

材料与用具:未经克隆的小鼠肝细胞系、动物细胞培养液、胰岛素溶液、生长激素溶液、胰蛋白酶、卡氏瓶、CO2培养箱、滋养细胞、血细胞计数板等。

(要求与说明:分离单细胞和细胞计数的具体操作过程不作要求;培养过程中不更换培养液;培养液成分变化不利于细胞生长不作要求;不考虑加入激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