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发热的急诊处理策略.pptx

发布:2025-04-03约4.12千字共3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发热的急诊处理策略发热是急诊常见症状,需要系统性评估和个体化处理。本指南旨在提供全面的发热患者急诊处理策略,帮助医护人员快速识别和处理各类发热情况。作者:

发热的定义与病理生理正常体温范围人体正常体温维持在36.1°C至37.2°C之间。这一范围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昼夜节律和环境温度。发热定义当体温超过37.2°C时,即可诊断为发热。这是机体对多种病理刺激的一种保护性反应。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前部是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它通过接收和整合内外环境信号调节体温。

发热的分类1超高热体温41°C,生命危险2高热39.1°C-41°C,需紧急处理3中等度发热38.1°C-39°C,需积极治疗4低热37.3°C-38°C,需密切观察

发热的常见病因感染性疾病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感染是发热最常见的原因。可表现为局部或全身感染。1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自身组织导致炎症反应。2肿瘤恶性肿瘤可引起持续性发热。这种发热常具有不规则特点,难以用常规退热药控制。3药物相关药物热是常见的不良反应。停药后体温通常会恢复正常,但再次用药可能复发。4

急诊发热患者的初步评估体温测量使用适当方法测量体温:口腔、腋窝、直肠或耳温。不同测量部位有温度差异。生命体征评估全面评估血压、脉搏、呼吸和血氧饱和度。发热可影响多个生理参数。快速病史采集询问发热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用药史及旅行史。全面病史有助于确定病因。体格检查从头到脚进行全面检查,寻找感染源或其他病因线索。

发热患者的危险信号意识改变嗜睡、烦躁或意识模糊可能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或严重全身性感染。呼吸困难气促、呼吸频率增快或血氧降低可能表明呼吸系统感染或全身炎症反应。血压异常低血压是脓毒性休克的早期表现。高血压可能与某些疾病相关。皮疹某些危重传染病如脑膜炎、猩红热或麻疹常伴有特征性皮疹出现。

发热的鉴别诊断1感染vs非感染性原因感染性发热常伴有白细胞升高和炎症标志物增加。非感染性原因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有特异性表现。2局部vs全身性疾病局部感染如尿路感染有特定部位症状。全身性疾病如病毒感染可表现为多系统受累。3急性vs慢性病程急性发热多为感染性疾病。慢性或复发性发热需考虑肿瘤、结核或自身免疫疾病。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可提示感染类型。细菌感染常见中性粒细胞增高,病毒感染可见淋巴细胞增多。C反应蛋白(CRP)非特异性炎症指标,细菌感染时显著升高。可用于评估感染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降钙素原(PCT)细菌感染特异性较高的标志物。对区分细菌和病毒感染、指导抗生素使用有重要价值。血培养疑似菌血症患者应在给予抗生素前留取血培养。阳性结果可指导精准治疗。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在发热病因诊断中至关重要。胸部X线可发现肺部感染,腹部超声有助于诊断腹腔脏器感染,而CT则提供更详细的解剖信息。

特殊人群的发热处理老年人老年患者可能不出现典型发热。基础疾病多,免疫反应减弱。感染表现可能不典型,常见意识改变。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包括艾滋病、肿瘤化疗和器官移植患者。需考虑机会性感染。即使轻微感染也可能迅速恶化。妊娠期妇女需考虑对胎儿的影响。某些抗生素和退热药禁用。应避免不必要的X线检查。儿童发热阈值较低,易出现高热。需警惕热性惊厥。退热药剂量需按体重计算。

发热的急诊分诊策略轻症:普通就诊体温38.5°C,无危险信号,生命体征稳定。可在普通候诊区等待,定期复查体温。中度:优先就诊体温38.5-39.5°C,有轻度不适,无明显危险信号。需优先评估,开始基础治疗。重症:立即就诊体温39.5°C或有危险信号,生命体征不稳。需立即进入抢救区,快速评估和干预。

发热患者的隔离措施1独立候诊区设立专门的发热患者等候区域,减少交叉感染风险。确保通风良好。2个人防护装备使用医护人员应根据可能的传染病类型,正确使用口罩、手套、防护服等装备。3环境消毒定期对发热门诊区域进行消毒。使用有效的消毒剂和方法确保环境安全。

抗菌药物使用原则合理选择基于可能的病原体和感染部位1及时使用疑似严重细菌感染应尽早给药2适当剂量考虑患者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3足够疗程确保完成全程治疗,避免耐药4抗菌药物在发热治疗中扮演重要角色,但使用不当会导致耐药性增加。应在微生物检查后调整用药方案,定期评估治疗效果。

退热药物的选择药物名称适用人群常用剂量注意事项对乙酰氨基酚各年龄段成人:500-1000mg肝功能不全慎用布洛芬6个月成人:400-600mg胃肠道疾病慎用阿司匹林成人成人:300-600mg儿童禁用,雷诺综合征风险

物理降温方法温水擦浴使用30-35°C温水擦拭患者皮肤。从四肢开始,向躯干进行。避免使用冷水,防止寒战。冰敷在头部、腋窝和腹股沟等大血管经过区域放置冰袋。每次使用不超过20分钟,避免冻伤。降温毯使用适用于体温超过39.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