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汇编:科学探究题及答案.docx

发布:2022-07-13约1.56万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科学探究题 1.(2022·山东潍坊·中考真题)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时,教师演示了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导电性实验,如图所示。 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用品: 直流电源、导线、石墨电极、灯泡、带刻度的烧杯、温度计、开关。 100mL饱和Ca(OH)2溶液。 实验现象: 灯泡发光,两电极分别有气泡产生,烧杯内液面下降,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石墨电极周围出现较多白色浑浊物,溶液温度升高。 分析:液面下降是因为水被电解。电源正极产生的气体为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提出问题】溶液出现白色浑浊物的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作出猜想】 猜想Ⅰ: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钙溶解度变小,溶质析出。 猜想Ⅱ:______,溶质析出。 猜想Ⅲ:石墨电极与生成气体发生反应,导致产生白色浑浊物。 【实验探究】溶液出现白色浑浊物的原因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 取相同条件下的100mL饱和Ca(OH)2溶液于大烧杯中,加热至演示实验溶液上升的温度(温度升高约4℃)。 溶液中几乎无白色浑浊物。 猜想Ⅰ______ ② 将相同条件下的______mL饱和Ca(OH)2溶液加热蒸发掉部分水(蒸发掉水的体积与演示实验减少水的体积相同)。 溶液中出现少量白色浑浊物。 猜想Ⅱ成立但不是溶液变浑浊主要原因。 ③ 向90mL相同浓度饱和Ca(OH)2溶液中加入10mL蒸馏水,搅拌,其余条件不变,重复进行演示实验操作。 两电极分别有气泡冒出,______。 猜想Ⅲ成立且是溶液变浑浊主要原因。 ④ 使用铂电极代替石墨电极,重复进行实验③。 两电极分别有气泡冒出,溶液中无白色浑浊物。 【总结反思】 (1)白色浑浊物的成分为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主要浑浊物的成因______。 2.(2022·贵州毕节·中考真题)一种“贴身暖宝宝”的使用说明书如右,某化学兴趣小组围绕袋内物质展开探究。 品名:XX牌贴身暖宝宝 成分:袋内物质:铁粉、水、活性炭、食盐等 内袋材料:微孔透气无纺布 外袋材料:不透气塑料 用法:临使用前,打开外袋取出内袋,直接贴在衣服上,打开外袋后保持温暖12小时 【提出问题】袋内是否含有铁粉? 【进行实验】①取出袋内粉末于滤纸上,与磁铁充分接触。②将少量磁铁吸出的粉末加入足量稀硫酸中。 【收集证据】磁铁吸出的粉末与稀硫酸剧烈反应得到浅绿色溶液、同时 _____。 【得出结论】袋内含有铁粉。 【做出猜想】被磁铁吸出的铁粉能在空气中燃烧。 【获取事实】将少许铁粉撒在酒精灯火焰上,铁粉立即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反思交流】铁粉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铁丝不能而铁粉能在空气中燃烧的原因是 _____。 【拓展探究】用不同燃料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分别在图甲所示装置的燃烧匙内放置铁粉、红磷(均足量),电加热引燃。氧气含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乙、图丙: (1)温度传感器显示,实验过程中瓶内温度均 _____(填“升高”或“降低”)。 (2)待铁粉熄灭并恢复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进入瓶内的水约占原水面上方空间体积的 _____。 (3)分析图乙、图丙可知,实验中消耗氧气更彻底的是 _____(填“铁粉”或“红磷”,下同),消耗氧气速率更快的是 _____。 3.(2022·湖南常德·中考真题)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分碱性、酸性、中性三种类别。碱石灰是一种常用的碱性干燥剂,其成分为NaOH和CaO,它吸水能力强,不能干燥二氧化碳气体,在实验室应密封保存。 【学习交流】碱石灰不能干燥二氧化碳气体的原因分析 原因一: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 原因二:_______。 实验室有一瓶因敞口久置后变质的碱石灰,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其成分展开讨论与探究: 【提出猜想】变质的碱石灰除含水以外,可能还含有哪些成分? 猜想一:NaOH?????Ca(OH)2 猜想二:NaOH?????Ca(OH)2???CaCO3 猜想三:NaOH?????CaCO3 猜想四:Na2CO3???Ca(OH)2 猜想五:Na2CO3?????CaCO3 【提出质疑】 兴趣小组部分同学认为猜想_______不合理,应改为_______。 【查阅资料】兴趣小组为了更好地进行实验探究,将常见盐的水溶液的酸碱性整理如下: 氯化钠 硝酸钠 碳酸钠 氯化钙 硝酸钙 氯化钡 硝酸钡 硫酸铜 中性 中性 碱性 中性 中性 中性 中性 酸性 【实验探究】 取少量碱石灰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 (1)若发现样品完全溶解,则证明猜想_______正确; (2)若发现样品未完全溶解,过滤后得到滤渣M和溶液N,进行相关实验。 实验一:向溶液N中先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可观察到溶液_______,仅根据此现象不能证明任一猜想是否正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