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建筑力学课件:基本变形杆件的应力和变形(一).pptx

发布:2025-04-03约2.38千字共6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工程力学;弹性变形—变形体在外力撤去后能完全消失的变形;1.连续性假设:;2.均匀性假设:;假设物体产生的变形与整个物体的原始尺寸相比是极其微小的。;工程构件的尺寸远大于材料微观结构的尺寸!因此,微观结构的不连续性、不均匀性及各向异性对构件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在材料力学部分,把构件视为连续、均匀、各向同性的变形固体,研究的范围限于材料的弹性阶段,且构件的变形是微小的。;它有两个分量:

正应力?:与截面垂直的分量

切应力?:与截面相切的分量;6.1变形固体基本假设及基本概念;6.1变形固体基本假设及基本概念;为什么要研究杆件内的应力?;1)横截面上各点处产生何种应力

(正应力或切应力);

2)应力在横截面上的分布规律(如何分布);

3)各点处应力的数值(如何计算)。;一、实验观察:;横向线——仍为平行的直线,且间距减小。;平面假定:变形前的横截面,变形后仍为平面且各横截面沿杆轴线作相对平移。;正应力?在横截面上均匀分布;;1)杆必须是等截面直杆;

2)外力的作用线必须与杆的轴线重合;

3)除外力作用点附近以外的其它各点处

——圣维南原理;圣维南原理;圣维南原理;例题;2、计算各杆件的应力;1、轴向拉压杆的变形;轴向拉压时弹性应力应变关系:;钢材的E约为200GPa,?约为0.25—0.33;●△l与EA成反比,即EA越大,伸长(压缩)量越小,所以EA代表杆件抵抗拉伸(压缩)的能力,称为抗拉(压)刚度;

●轴向变形△l与杆的原长l有关,因此轴向变形不能确切地表明杆件的变形程度。只有线应变才能衡量和比较杆件的轴向变形程度;;;2.求横截面B、C及端面D的纵向位移。;F;例:如图所示杆系,杆1、2长度及横截面都相同,荷载P=100kN,试求结点A的位移ΔA。

已知:a=30°,l=2m,圆截面杆直径d=25mm,杆的材料(钢)的弹性模量为E=210GPa。;由胡克定律:;2.由杆的变形求结点A的位移;;这样可使计算简化,又能满足精度要求。;由几何关系:;此杆系结点A的位移是因杆件变形所引起,但两者虽有联系又有区别。变形是指杆件几何尺寸的改变,是个标量;位移是指结点位置的移动,是个矢量,位移除了与杆件的变形有关以外,还与结构的形式以及各杆件所受约束有关。;力学性质:材料受力时在强度和变形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性能。;常温、静载;设备:电子式万能实验机;二、低碳钢的拉伸;低碳钢拉伸实验动画:;;;;;;;;两个塑性指标:;三、其它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质;材料;对于没有明显屈服阶段的塑性材料,用名义屈服极限?p0.2来表示。;;常温、静载;屈服极限;特点:

1、低碳钢拉、压时的σs以及弹性模量E基本相同。

2、材料延展性很好,不会被压坏。;;特点:

1、压缩时的σb和??均比拉伸时大得多,宜做受压构件;

2、即使在较低应力下其σ—ε也只近似符合胡克定律;

3、试件最终沿着与横截面大致成45??55?的斜截面发生错动而破坏。;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力学性能上的主要差异:;根据图示三种材料拉伸时的应力-应变曲线,得出如下四种结论,请判断哪一个是正确的:

(A)强度极限σb(1)=σb(2)>σb(3);

弹性模量E(1)>E(2)>E(3);

延伸率δ(1)>δ(2)>δ(3);

(B)强度极限σb(2)>σb(1)>σb(3);

弹性模量E(2)>E(1)>E(3);

延伸率δ(1)>δ(2)>δ(3);

(C)强度极限σb(3)=σb(1)>σb(2);

弹性模量E(3)>E(1)>E(2);

延伸率δ(3)>δ(2)>δ(1);

(D)强度极限σb(1)=σb(2)>σb(3);

弹性模量E(2)>E(1)>E(3);

延伸率δ(2)>δ(1)>δ(3);

正确答案是();塑性材料冷作硬化后,材料的力学性能发生了变化。试判断以下结论哪一个是正确的:

(A)屈服应力提高,弹性模量降低;

(B)屈服应力提高,塑性降低;

(C)屈服应力不变,弹性模量不变;

(D)屈服应力不变,塑性不变。

正确答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