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残疾人常用手动轮椅及助行器康复训练术语编制说明.pdf
《肢体残疾人常用手动轮椅及助行器康复训练术语》编制
说明
1.工作简况
1.1任务来源
近年来脑血管病、脊髓损伤以及脑瘫等各种致残疾病的高发,导
致人体运动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丧失,严重影响人们参与日常生活和
工作。辅助器具的使用可以帮助改善肢体残疾人生活质量,提高生活
自理能力,促进康复和参与社会生活,同时,这些辅助器具也是肢体
残疾人全面康复的重要工具,为社交活动、教育、就业提供了更多的
机会和可能。我国是世界上康复辅助器具需求人数最多的国家,同时
也是对辅助器具操作使用和训练需求量最多。面对康复行业的需求日
益旺盛,国内已建设成立康复大学,并且各地高校纷纷设立康复相关
专业,以满足康复服务的需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
记提出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
业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十四五”
残疾人康复服务实施方案》其中指出: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建设,
提升残疾人康复服务专业化水平。《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的意
见》对康复人才培养作出具体指导,健全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提
高康复医疗服务能力。
制定肢体残疾人常用手动轮椅及助行器的使用操作术语是发展
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重要环节之一,提高残疾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促进参与社会活动。在教育方面,统一的术语可以规范教学内容,保
证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避免因术语的差异造成教师和学生的
误解与困惑,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康复专业人才,促进国内外
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在实际工作方面,通过规范化的统一术语培训,
1
减少康复工作者使用的混淆,提升康复服务质量。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于1988年开始开展康复服务,具有丰富的康
复服务经验和人才基础。面对肢体残疾人的需求增加、康复教育教学
缺少规范化的教学内容、康复工作者对辅助器具的使用存在混淆,行
业内急需标准化的术语,对《肢体残疾人常用手动轮椅及助行器康复
训练术语》的需求已迫在眉睫,团体标准撰写专家组已基本召集完毕,
专家组成员均为从事残疾人康复工作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务工
作者,具有很高的代表性。
1.2制定背景
肢体残疾是指人体运动系统的结构、功能损伤造成的四肢残缺或
四肢、躯干麻痹(瘫痪)、畸形等导致人体运动功能不同程度丧失以及
活动受限或参与的局限,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其中包括脑血
管病、脊髓损伤、脊髓炎、脑瘫、截肢等多种疾病。辅助器具的使用
可以帮助肢体残疾人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促进康复和参与社会生活。
同时,辅助器具的积极影响不仅仅是改善个人的健康、幸福、包容和
参与,家庭和社会也会受益,能够获得社会经济效益,减少直接的卫
生和福利费用。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慢性病患者的增加,康复行业的需求日
益增长,但目前国内未有针对肢体残疾人常用手动轮椅及助行器使用
的术语和定义,导致在康复教学方面,教师和学生因术语的差异出现
误解与困惑,降低了教学质量,不利于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各康复
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对辅助器具的使用也会存在混淆,降低了康复服
务质量,据世卫组织对70个国家进行了调查,发现在提供辅助技术
服务和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方面存在巨大差距。这样就造成了肢体残
疾人缺乏对辅助器具的普遍认识和正确的培训,大大地降低了辅助器
具的功能和肢体残疾人参与生活、社会的能力。
1.3起草信息
1.3.1起草单位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康复大学、四川八一康复中心、深圳残疾
2
人综合服务中心、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1.3.2主要起草人
叶淼、李可欣、霍明、万玲芳、刘夕东、钟磊、张艳明、赵瑞
霞、黄晋。
1.3.3主要分工
1.3.3.1收集和整理与团体标准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包括相关的
法律法规、行业政策、技术报告等:叶淼、李可欣、霍明、万玲芳。
1.3.3.2分析和研究团体标准的目标和要求,确保所起草的标准
符合政策导向和技术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