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关系型”选择题答题技巧-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点题型专练(原卷版).pdf
专题08“因果关系型”选择题答题技巧
目录
01题型综述
一、题型介绍
二、命题方向
02解题攻略
一、解题思路与技巧
二、题型析
1.成因类试题(由“果”溯“因”)
2.影响类试题(由“因”推“果”)
03题型进阶
04高考练场
01题型综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题型介绍
地理因果关系是指不同地理事物或地理原理之间存在先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内在关联,是地理联
系中最常见的,这种关系将地理事物的本质和现象联系起来,既有自然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有人
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联系。根据地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通过由因导果或由果溯因来判断、解
决地理问题。在地理试题中,经常出现题干与选项之间互为因果,解答地理问题时,一定要注意综合
思维的严谨性和推理过程的逻辑性,学会因果析。
二、命题方向
1.试题特点
这种类型的选择题,命题者往往会从以下几个角度去设置障碍:
①选项本身就是错误的,不符合科学性。
②选项虽然正确,但选项和题干之间并不构成因果关系。
③颠倒了因果关系,如要求选择出题干中这一结果产生的原因,而给出的则是题干中内容会导致
的结。
2.命题预测:
“因果关系型”地理选择题中以成因类和影响类试题最为典型。
①成因类试题:通常表现为题干为“果”选项为“因“;“果”为已知,“因”为未知。利用因果关系采用
“由果溯因法”进行解题。
②影响类试题:通常表现为题干为“因”,选项为“果”;“因”为已知,“果”为未知。利用因果关系采
用“由因推果法”进行解题。
02解题攻略
一、解题思路与技巧
1.解题步骤
①明确区试题中的因和果
②从逻辑的角度推理析“因”和“果”的内在关联。
③迁移相关地理知识解答试题。
2.解题方法
解答该类试题时要充调动所学知识及题目提供信息,熟练把握知识之间内在联系与因果关系,
运用直选法、逻辑推理法或逆向思维法得出结论。
①直选法: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可以直接选出来。多考查基础知识,注意必须看完所有的选项再选
择。
②逻辑推理法:根据题干提供条件,判断某种事物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或结果,需要进行逻辑推理
或运算逐步得出正确的结论。
③逆向思维法:即由结论推已知,亦称倒推法。
3.注意事项
①认清题干和选项能否构成因果关系;
②清题目考查的是“因”还是“果”,弄清因果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③弄清原因类型,如自然原因、人为原因、主要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等。有三种备选项是
不能入选的:答非所问者;叙述错误者;因果颠倒者。
二、题型析
1.成因类试题(由“果”溯“因”)
通常表现为题干为“果”选项为“因”;“果”为已知,“因”为未知。利用因果关系采用“由果溯因法”进
行解题。例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由农村流向城市,由内地流向沿海的主要原因是“,其中“我
国人口由农村流向城市,由内地流向沿海”是“果”,结合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和我国基本国情采用
“由果溯因法”推理分析可知,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即“经济因素”是主要原因。单选的选择题往往只有
一个最佳答案,要认真审视排除其它选项。在组合型的问答中则存在两个及以上的答案组合。
【案1】2024年江苏卷,考查土地分布特点及成因,
2(024•江苏•高考真题)“条田”是法国古代平均分配土地的结果,其目的是为了使每户得到质量大致
相当的土地,并能够均衡使用公共资源。美国南部地区早期的法国移民也沿袭这一做法。下图为“美国南部
密西西比河流域农业区遥感像图据此完成1-2小题。
1.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块呈条块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