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高考历史考前三个月速记清单.docx

发布:2025-04-05约1.77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专题二十八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速记清单】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一、农业工具的变化

1.耕作工具

石器

旧石器时代的制作方法以打击为主

新石器时代在打击的基础上增加了磨制

青铜器

从目前发现的考古资料看,青铜器最早出现在西亚、北非地区

距今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已出现小件青铜器,当时青铜铸造的农具数量有限

铁器

公元前15一前14世纪,赫梯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

中国在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在农业生产中逐步推广,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以灌钢法制作的农具

2.灌溉工具

(1)原始社会末期,人类能够制造陶器,汲水灌溉。

(2)在古埃及和中国等地,人们已懂得利用杠杆原理进行灌溉。

(3)中国东汉末期已出现翻车,三国时期马钧对其进行革新,其后翻车在民间广泛使用唐朝出现了简车。

3.畜牧业工具:古人用圈概饲养食畜,用马槽来喂马。

二、手工业工具的进步

1.纺织工具

(1)中国

(2)古代西方也出现过纺纱用的纺车。

2.制瓷工具

3.冶炼工具:制作小型金属器具,使用的工具有土炉、锤、锉等;制作大型金属器具,使用的工具有坩埚、范等。

三、劳作方式的发展

1.农业

家庭式

庄园式

中国

战国时期,统治者鼓励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生产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坞堡带有庄园经济色彩

西方

在古希腊罗马,氏族部落解体之后,家庭式劳作日渐普及

罗马共和国晚期出现大型奴隶制庄园;中古时期的西欧存在大量庄园

手工业:有手工业家庭,以及民营和官营作坊。手工业家庭与作坊往往是手工业者世代传承,由统治者登记造册进行管理。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一、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

1.机器大生产

(1)背景:工业革命前,英国分散的手工工场已经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发展,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生产专业化。

(2)时间:18世纪60年代以来,以改良蒸汽机为代表的一系列技术革命。

(3)表现:工厂出现,大批产业工人被工厂主聚集起来,在专门化的厂房中劳作,彻底改变了手工作坊零碎分散的生产状态。

2.工厂制度

(1)特点

工人实行倒班制,工厂主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强化纪律意识,迫使工人服从管理。

生产流水线被广泛应用到生产过程中,各生产环节协同劳作,整个生产过程处于工厂主的监督管理之下。

原料由工厂统一供应、合理调配。

(2)影响:工厂制度带来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巨变,有利于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3.近代中国的工厂制度

(1)洋务派:19世纪中后期,创办了一系列近代企业,引进西方的工厂制度,进行机器大生产。

(2)民族资本家:张謇等开办工厂并借鉴西方工厂管理经验。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起来。

二、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1.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空间。

2.交通运输业的进步,便利了人们的出行。

3.促进了乡村的改变。

4.人们的时间观念更为增强。

5.初等教育不断推广,人们的文化素质逐渐提升。

6.给民众的生活带来消极影响,工人健康受到危害。

7.19世纪,欧洲社会主义运动风起云涌,经过斗争,产业工人的待遇有所改善。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技术

1946年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开启了电子计算机时代

1969年,美国建立起军用网络。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实现商业化

人工智能技术

20世纪50年代后,人工智能已涵盖众多领域

航天技术

1957年,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俄、美、法、中等国成功发射大量航天器,在太空中建立了严密的地球测控网

海洋技术

20世纪60年代美国深潜器首次潜入马里亚纳海沟了

1997年,中国自主研发的无缆水下深潜机器人成功潜入水下6000米处进行科学试验

二、现代科技进步的革命性意义

1.社会生产: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使劳作方式由粗放型转为集约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逐步发展起来。

2.社会生活:人类文化生活出现新模式丰富了大众文化生活,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全媒体的不断发展,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不同的视角。

3.人类视野:产生新的变化。交通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使得地球成为“地球村”,网络的普及促进了信息的交流,丰富了人类的知识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4.现代科技应用不当,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