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影考研-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中外电影史论考研重点.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才思教育网址:
北京电影学院各院系试题分享
思 考 题
1.魏晋南北朝“作家论”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1)作家才性论的道德意识逐渐淡化,美学意味逐渐增强。
(2)开始认识到文学创作需要特殊的才能,非常看重并系统研究这种才能。
(3)强调作家才性的差异。
(4)注意作家才性的天赋与后天习染的关系。
2.魏晋南北朝“创作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缘情说。
(2)心物交融说。
(3)动静相济说。
(4)言意说。
3.简述魏晋南北朝“缘情说”的主要内容。
(1)缘情说与五言诗的发达有关,也是对传统言志说的重要补充。
(2)缘情说最早由陆机在《文赋》中提出,此后刘勰和钟嵘都有发挥。
(3)缘情说确立了创作主体的情感在创作中的重要地位,开启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注重情感的传统。
它主要有三大特征:其一,强调外物对主体情感的感召或摇动,同时又强调主体情感在整个创作过程中的
主导作用;其二,强调 “摇荡性情”的 “物”,兼有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两方面;其三,强调悲哀之情在
创作发生中的重要意义,继承了司马迁 “发愤著书”的理论传统,并进一步形成作品的美学价值。
4.简述魏晋南北朝“心物交融说”的主要内容。
(1)心物分别代表创作活动中的主体与客体。
(2)先秦时期对心物关系有三种观点:其一是 《乐记》中说的由物感心,其二是老庄的 “心造”,重
心而轻物,其三是荀子的 “精合感应”说,兼有心的主观能动性与物的客观决定性。
(3)魏晋南北朝把先秦的哲学思考化为艺术的审美认识,以刘勰为代表,主要继承了荀子的学说,既
注重心在感物之中的主导作用,又看到物对心的制约、决定作用。作家一方面投情与物,使物与情交融并
在情的指导下运转,另一方面,物又与情共游,使情随着物的变化而变化,并最终充分而全面地反映情和
物的本质。
5.简述魏晋南北朝“言意说”的主要内容。
(1)言意关系,在先秦时期如孔子、庄子等都已开始讨论。
(2)魏晋南北朝的言意说具有一些新的特征:第一,当时的言意之辨起于人物品评的风气,人物品评
主张求其神似而略其形貌。第二,言不尽意是文学创作中的语言痛苦。第三,如何解决言不尽意的问题?
一是注重对文学语言本身的学习与研究,注意语言的创新和文采、音律的讲究。二是要注重辞外的功夫,
追求言外之意。
6.魏晋南北朝文学“鉴赏论”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
(1)关于鉴赏才能。
(2)关于鉴赏者的性情。
(3)关于“味诗法”与 “意象法”。
7.魏晋南北朝鉴赏论中提出了哪些不良的鉴赏偏向?
(1)信伪迷真。
(2)文人相轻,崇己抑人。
(3)贵古贱今,贵远贱近。
才思网址: 1
才思教育网址:
(4)名士效应。
才思教育部分资料分享,更多资料请联系我们
才思网址: 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