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病案管理制度全套.docx
2018年病案管理制度全套
?一、总则
1.目的
为加强医院病案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维护患者合法权益,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及相关工作人员在病案书写、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借阅、统计分析等工作中的管理。
3.定义
病案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等资料的总和,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
二、病案书写
1.基本要求
-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进行病案书写,使用中文和医学术语,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病案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
-住院病历应在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急诊病历应在接诊后及时完成。
2.内容要求
-门(急)诊病历内容包括门(急)诊病历首页、病历记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等。
-住院病历内容包括住院病案首页、入院记录、病程记录、手术同意书、麻醉同意书、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同意书、病危(重)通知书、医嘱单、辅助检查报告单、体温单、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病理资料等。
3.书写规范
-入院记录应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体格检查、专科情况、辅助检查、初步诊断等内容。
-病程记录应包括患者的病情变化、诊疗经过、上级医师查房意见、会诊意见、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等内容。
-手术记录应包括手术名称、手术日期、手术者及助手姓名、手术经过、术中发现及处理等内容。
-麻醉记录应包括麻醉前病情评估、麻醉方式、麻醉诱导及维持用药、麻醉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变化、麻醉后苏醒情况等内容。
-输血记录应包括输血指征、输血品种、血型及血量、输血过程中患者反应等内容。
-特殊检查(特殊治疗)记录应包括检查(治疗)名称、检查(治疗)日期、检查(治疗)结果、检查(治疗)后注意事项等内容。
-医嘱单应包括医嘱内容及起始、停止时间,长期医嘱应注明每日执行次数,临时医嘱应注明执行时间。
-辅助检查报告单应包括检查项目、检查日期、检查结果等内容。
-体温单应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入院日期、住院病历号、日期、住院天数、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大便次数、出入液量、体重等内容。
三、病案收集
1.收集职责
-临床科室负责本科室出院病案的整理和收集工作,指定专人负责,确保病案资料完整、准确。
-医技科室负责将本科室的检查、检验报告及时送达临床科室,并协助临床科室进行病案整理。
2.收集时间
-临床科室应在患者出院后7个工作日内将病案整理完毕,并交至病案管理科。
-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时提交的,应提前向病案管理科说明原因,并在规定时间内补交。
四、病案整理
1.整理要求
-病案管理科收到临床科室提交的病案后,应及时进行整理,检查病案资料是否齐全、完整,顺序是否正确。
-整理后的病案应保持整洁、美观,不得随意涂改、损坏。
2.整理内容
-去除病案中的金属物品,如订书针、回形针等。
-核对病案首页及各项记录的准确性,如有错误应及时更正。
-按规定顺序排列病案资料,一般顺序为:住院病案首页、入院记录、病程记录、手术同意书、麻醉同意书、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同意书、病危(重)通知书、医嘱单、辅助检查报告单、体温单、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病理资料等。
-对病案资料进行装订,确保牢固、整齐。
五、病案归档
1.归档要求
-整理后的病案应及时归档,按照病案号顺序排列,放入病案架或病案库中。
-归档后的病案应妥善保管,便于查找和使用。
2.归档时间
-病案管理科应在收到病案后10个工作日内完成归档工作。
六、病案保管
1.保管设施
-医院应设置专门的病案库,配备防火、防潮、防虫、防盗等设施,确保病案安全。
-病案库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温度一般控制在14℃-24℃,湿度一般控制在45%-60%。
2.保管期限
-住院病案的保管期限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一般为30年。
-门(急)诊病历的保管期限为15年。
3.保管责任
-病案管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