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学案例与教育叙事的区别.pdf

发布:2024-05-08约2.13万字共3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学案例与教育叙事的区别

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的真实发生的型事件。包括三个

要点:1、是故事,有完整的过程;2、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

事件,包含问题或者也包括解决方法;3、是型事件,具有启发、

诠作用,是真实的,已发生的,而非杜撰的。

教育叙事:1、已经发生的事实;2、故事中有与事件相关的具体

人物,故事是其亲身经历的;3、情节性,相对完整。

基于教育叙事(日志)的教师专业发展

一、教育叙事及教育日志的研究

(一)教育叙事与教育日志的概念及其理解

研究者(参与行动研究的教师本人)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叙

述”自己的教育故事,实质是“反思”自己的教育,即“以叙事的方

式反思并改变自己的教育行为”

教育日志也称为“教学日志”、“研究日志”、“工作日志”或者

“教师日志”等等。因此,只要是教师围绕教育教学工作在日常所写

的日记等均可列为教育日志的范畴。——梳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有意识地进行教学反思。

(二)教育叙事与教育日志所秉承的基本理念

教师一开始研究就是“讲教育故事”,而不是引经据地“写教

育论文”。但是,当积累了大量教育故事、掌握了丰富的教育素材之

后,再来写教育论文就有了基础。

教师以叙事的方式来“写”教育故事,不是为了炫耀某种研究成果,

其根本目的是通过教师的“写”来反思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

二、教育叙事和教育日志的基本特征

真实性:教育叙事讲述的是一个已经完成的真实的教育事件。

主体性:教育叙事是行动者自身作为主体并直接介入其中的行动研

究,教育叙事研究说的是教师自己的“故事”,所报告的内容是其具

体的教育生活中与师生有关的事情。

情节性:成为教育叙事的内容必须具有一定的“情节性”,“情节”

是任何叙事的一个基本特征。

反思性:教育叙事研究关注教学实践中的“教学问题”和“教学冲

突”,它反映了研究型教师成长的历程。

三、教育叙事的研究方法与文本特征

研究教师的教育思想——研究教师的日常行为背后所隐含的思

想、教师教学故事中所蕴含的理念。

研究教师的教育活动;

研究教师的教育对象——研究学生的认知特点、人格特质、个性差

异、身心规律等。

文本特征的三个方面:

一事一得。在内容上可以是教学故事,德育故事,也可以是管理故

事。要主题集中、有针对性地描述某一个故事,要从日常发生的小事

入手,于平常中见深刻,于细微处见精神,通过叙述一些细小的事情,

进自己的反思与提高。

夹叙夹议。在写作手法上,通常采用一边叙述故事情节,一边夹杂

一些对细节的感悟。

注重细节。要尽量选取能引起同行共鸣、难以操控、意蕴深刻、值

得反思的细节,加以具体、生动的描述,为接下来的反思提供据。

四、教育叙事研究的构成要素

1、教育思想;

2、教育(学)主题;

3、教育(学)情节;

4、教育(学)反思。

基于教育案例的实践研究

一、“教育(学)案例”的概念及特点

所谓案例研究,是以叙事为主要方式对特定情境及其意义进行的

描述和诠,是对特定的案例进行分析、讨论、评价、处理、寻求对

策的个案研究。它是一个既有实际情景的描述,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

问题,同时也可能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从案例研究的对象加以分类:一节课的案例研究(或一节课中某个

特定问题)、一件事的案例研究、一个人的案例研究、一次活动的案

例研究等。

特点之一:具有问题性——教师持续关注的问题或大多数教师非常

关注的问题。

特点之二:具有情境性——真实而感染人。

特点之三:具有型性——经过分析研究,能够引起讨论并提供反

思的。

特点之四:具有浓缩性——经过研究者选择加工的特定情境,不是

实况录像,而是一部经过精心剪辑的纪录片。

二、课堂教学案例的常用研究方法

课堂观察法,访谈与调查法。

三、课堂教学案例编写的要素与格式

基本特点——客观描述+事件分析

基本要素——背景、主题、案例问题、情境描述、问题讨论、诠

与研究。

以数学教学案例为例,其基本模式是: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情

境)、教学反思等。

以语文教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