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经济学家对委托代理关系的分析.docx

发布:2020-02-26约5.2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经济学家对委托代理关系的分析 经济学家将会计学家的受托责任称为委托代理关系,他们对委托代理关系 的分析着重于委托代理关系的内部矛盾及其解决办法,不同时代的经济学家都 对委托代理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 (一)古典经济学家的委托代理理论 ★亚当?斯密在其名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最早对企业作了初 步的考察。当时,企业制度尚处于特许主义阶段,设立企业必须经国王或皇室的 特别许可。因此,这一时期的企业承担某些公共职能,享有某些特权。所以,斯密 把企业视为“公共机关”。斯密将企业制与合伙制作了比较。斯密指出,企业制的 优点在于它集资的广泛性,由于企业的经营由董事会负责,股东自己不用经营, 再加上股东对债务承担有限责任,“这样省事而所冒危险又只限于一定金额”,所 以“许多不肯把资产投于合伙企业的人,都向这方面投资。因此,股份企业吸收资 本通常超过任何合伙企业。”斯密认为,企业的缺点是经营者缺乏责任心。股份企 业是在董事会的领导下为股东们的利益营运的。所以,“要想股份企业董事们监视 钱财用途,象私人合伙员那样用意周到,那是很难做到的”。“这样,疏忽和浪费, 常为股份企业业务经营上多少难免的弊窦”。斯密的这一议论是经济学说史上第 一次提到两权分离后引起的代理问题。 ★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约翰?穆勒(John Mill)在 1848 年出版的《政治经济 学原理》一书中对传统的企业制度作了客观、全面分析。他认为,企业制的优点主 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能广泛动员社会资金办大事;其经营规模和连续性能满足社 会日益增长的要求;其经营的公开性有利于企业所有者监督企业的运作。穆勒认 为企业制的缺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企业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从而导致企业的 经营管理人员缺乏工作热情;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结果不一致,企业不会精打 细算。针对企业的缺点,穆勒还探讨了股份企业对经理人员和员工进行激励以降 低代理成本和提高效率的问题。他认为,其核心是通过各种方式使雇员的利益同 企业的盈亏或多或少地相关联,具体办法是实行计件工资制和让经理人员参与 企业利润的分享。 (二)新古典经济学家的委托代理理论 19 世纪中叶,英美两国完成了由传统企业制向现代企业制嬗变的历程。企业 特许制度的废除,为现代企业制的发展扫除了障碍。因此,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创 始人马歇尔不必像他的前辈亚当?斯密和约翰?穆勒那样,将企业制度研究的重点 放在反对政府干预问题上,而着力研究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及激励问题,这就将 委托代理理论的研究引向深入。马歇尔说:“大的私人企业的首脑,承担营业的主 要风险,他把企业的许多细节工作委托别人去做……如果他所委托为他经营货 物的采购和销售的人,从与他们交易的人那里收受佣金,他就能发觉和处罚这种 欺诈行为。如果他们徇私和提拔他们无能的亲友,或者他们自己敷衍塞责,甚至 他们没有表现出使他们最初被提升的那种非凡的能力,他就能发觉错误之所在, 并加以纠正。但是,在上述这些事情上,股份企业的大多数股东――除了少数的 例外情况外――差不多是无能为力的”, “私人企业所具有创造性、主动性和目 的的一致性以及行动的敏捷,多为股份企业所罕见”。马歇尔已初步认识到了股 份企业内股东与经理人员信息不对称状态下产生的代理成本问题。代理人相对 于委托人来说掌握着更多的私有信息,这种私有信息使他们很容易采取机会主 义行为去损害委托人的利益。为了使代理人的行为不偏离利润最大化结果,委托 人必须对代理人实施激励。马歇尔所指的激励办法主要是给代理人以合理的报 酬,将经理的收入与企业的利润挂钩,即以利润率作为计量经理的经营绩效的计 量指标,刺激他们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 (三)制度学派的委托代理理论 制度经济学产生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美国。由于制度学派把制度当作经 济变迁的内生变量,主张以“历史起源的方法”研究经济制度的产生、发展及作用, 因而制度学派的许多经济学家对当时急剧变迁的企业制度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 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 制度学派的创始人凡勃伦(Ptorstein Bunde Veblen)对股份企业所有权和 经营权的分离及其产生的影响作了分析。他认为,作为所有者的股东“对他们所 有财产的财产关系薄弱到极度”。“资本所有人的命运大部分寄托在‘经理的’主持 权上”。股票“在形式上是所有权证书,实际上是债务凭证”。因此,从财产实际占 有角度,他把股份制称为“无主所有制”。凡勃伦认为,两权分离必然导致经理人 员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将企业利益束之高阁。既然,企业经理人员损害企业 所有者的利益,那么,企业所有者如何对经理人员进行控制呢?凡勃伦对此没有 展开论述。 美国制度经济学家阿道夫?贝利(Berle)和米恩斯(Means)通过对美国股份 企业制度的考察,得出了如下结论:现代大企业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