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改研究报告.doc

发布:2017-08-16约1.03万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家校互动式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____研究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彻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成人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彻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方面。在不同阶段和不同方面应当有不同的内容和重点,相互配合,全面推进。”这充分说明了家庭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家长教师互动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是针对现在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存在的互相脱节的问题提出的,是指作为影响学生发展的学校和家庭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当家庭和学校目标一致时,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就会相互合作产生一种合力,而当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目标不一致时,它们之间就会产生冲突,出现干扰、阻止和破坏教育行动的现象。家校互动是指利用现有的学校教育资源,开发家庭教育资源,形成家庭、学校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合力,体现在学校、家庭在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途径和教育方法等的一致性与和谐性。本课题着重从学生家长教师之间的教育、生活、学习、和评价等方面的互动制度、组织、方式进行了探索。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呼吁学校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全部参与行动和研究,呼吁社会、学校和家庭全部关注和参与,呼吁家长、教师、校长和学生加入和参与,使教师、学生和家长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和优秀的心理品质,培养家长高雅的气质优秀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有职业倦怠、心理重负的教师和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及家庭教育观念落后的家长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1、探索家校教育互动的制度及组织建设。制度建立的目的是要确立一定的规则,保证互动交流的畅通和项目(活动)能按计划进行。而组织建设是积极引导家长走进学校,参与学校的教育与学校管理。建立促进家长与学校在教育上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形成共同完成培养孩子的氛围,实现对孩子的培养目标。 2、探索家校教育互动的方式。学校要实现家校教育的互动,应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来实现学校与家长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沟通。探索家校教育互动的方式,旨在寻找互动教育的最佳形式。 3、探索互动的评价模式。(1)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建设。采用行动研究法,通过家校合作双向互动教育,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2)探索合作互动的评价。改变以往“教师评学生、家长无权问”的评价状况,在评价中让学生和家长都参与互动式的评价。(3)合作式填写素质报告单。在充分研究成长记录袋资料的基础上撰写素质报告单,这个过程是一个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与,合作评价的过程。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心理健康关涉个体的幸福生活和意义人生,因此有关心理健康个性品质的研究就是要深入地探究影响个体智力、情感和性格的因素,并进行良好的调控,培养个体优秀的个性心理品质。 (1)学生与教师在学校生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师生共读、共写、共成长、共分享等综合实践活动) (2)学生与家长在家庭生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共读、共写、共享活动及母子之间、父子之间的亲子互动交流) (3)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心理健康互动教育活动。(如:读书学习交流活动、各种竞赛活动、成长交流活动、互帮互助、互爱互学活动) (4)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互动活动(如:利用家长学校定期进行家长论坛,召开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优秀家教论文评选和优秀家长选等活动) (5)学生、家长和教师之间的综合互动活动(如:家长学校的各种学习会议,家长听课、评教活动,各种重大节日家校联谊活动、由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与的学生综合素质展示评价活动)  三、课题研究时间、步骤: 第一阶段:课题宣传策划准备阶段,课题设计论证、申报工作、实施方案课题试验计划及各种准备工作。(2007.7至8月) 第二阶段:全面研究实施阶段包括课题开题报告会,成立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委员会,落实课题研究的全面实施(2007.9至2008.6月) 第三阶段:第二学年进行中期总结,各预期成果写出阶段性总结报告,初步形成阶段性成果,可请专家到校进行指导。(2008.7至2009.6月) 第四阶段:在阶段性成果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做好课题结题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形成完整的成果资料,迎接专家结题验收(2009.7至2010.6月) 四、课题研究的有效措施。 1、发挥家长委员会的桥梁纽带作用。为进一步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家校互动的桥梁纽带作用、教育示范作用、支持协助作用、积极构建作用,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广开社会育人渠道,积极构建起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教育体系,学校按照山东省教育厅制定的《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家长委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