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平铁路长乐站站前广场规划设计.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福平铁路长乐站站前广场规划设计
摘要:在研究福平铁路长乐站站前广场规划意图、站房布局设计、预测交通需求的前提下进行站前广场规模和布局设计。研究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站点与地铁并行的特点,做到两者统筹考虑;分析了各项目的建设时序问题,做到近远期结合;通过对周边规划和现状路网的梳理和分析,提出了完善路网方案,实现了高铁站与外部交通的真正联系。
1 项目概况长乐站位于福州市长乐区首占镇,为福平铁路的新建车站,站台规模为2台4线。建成后主要服务于长乐辖区及附近乡镇,将结束长乐没有火车站的历史,使长乐真正成为海陆空兼备的城区。2 规划条件福平铁路与滨海快线(地铁)并行,前者长乐站和后者首占站分别位于北侧和南侧(见图1、图2)。根据规划,长乐站站前广场总面积29594,其中规划公共停车泊位600个,南侧首占地铁站配套有长途客运站及公交场站。3 交通分析3.1 站前交通设施规模分析长乐站客运枢纽由长乐站、地铁站、客运站、公交系统、出租车、社会车辆和慢行系统组成,各种交通方式聚集于一体。交通需求预测在总体规划、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引导下,通过对长乐站枢纽节点的各类交通接驳方式的分析,定量化得出各方式间的换乘需求;计算得到各特征年的高峰小时车流需求后,根据各场站内相应规范要求,明确各个衔接交通设施场站的规模。3.2 客流预测3.3 站前交通设施规模预测根据《福州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规划,客运站为三级客运站,规划面积及配套设施宜为4000~8000m(2)高铁衔接交通方式公交车20人/车,单线6分钟/班次,公交线路需4条,公交车场站面积需4000+。出租车平均载客2人/车,下客等待时间60秒,出租车需5个下客停车泊位,出租车场站面积1300+。小汽车平均载客2人/车,周转率按1.5,泊位268个,小汽车停车场面积7000+。(3)地铁衔接交通方式公交车20人/车,单线6分钟/班次,公交线路需3条,公交车场站面积需3000+。出租车平均载客2人/车,下客等待时间60秒,出租车需6个下客停车泊位,出租车场站面积1400+。小汽车平均载客2人/车,周转率按0.63,泊位397个,小汽车停车场面积10000+。4 主要存在问题及环境制约因素根据交通分析预测和规划等资料收集,可得出该项目主要存在以下五个问题:(1)根据规划,在站前广场东西两侧区域做为社会公共停车区,共计600个停车位,根据交通预测,规划的停车区规模无法满足远期需求。(2)长乐站外部道路有南北向的营滨路、会堂南路和西洋南路,目前缺乏长乐站与外部道路的联系。需配套实施规划营占大道和营滨东路,打通东西向联系(见图3)。(3)南侧地铁首占站规划前广场位于基本农田范围内,其站前广场及站前配套道路近期无法实施,因此本项目站前交通配套设施规模需在有限的规划空间内考虑地铁站运营后大量客流的接驳、转换;同时因南侧规划的长途客车和公交停车场近期无法建设,因此本次项目站前广场还应考虑该部分停车规模,做到近远期同时考虑,详见图4。(4)广场地块位置处于两条道路相交处,广场进出口位置设置应避免对路口交通产生较大影响,同时广场平面布局也受此制约。(5)高铁站站房为铁路部门建设,其进度早于本项目,其站房未充分考虑与广场的统筹布局,客流进出方向为单方向,其出站口仅西侧一处,该布局增加了站前广场的平面布局设计难度,特别是在保证各区域间的互联互通以及客流引导方面,见图5。5 优化方案5.1 优化广场规模思路(1)根据交通设施规模需求预测,扩大高铁站站前广场停车区规模。(2)近远期考虑,因南侧地铁站站前广场配套的长途汽车及公交车停车设施近期无法建设,高铁站站前停车区规模进一步扩大,兼顾地铁站配套长途汽车及公交的停车需求及客流接驳。(3)长乐站站前广场按功能划分为:即走即停区域与非机动车停车区用地、站前广场集散区用地以及公交场站用地。(4)结合站房建筑布局设计,合理布局站前广场各个区块,确保进出客流通行的便捷、顺畅。根据客流量测算,结合用地划分功能区,广场布局方案共考虑3个方案。5.1.1 方案一功能分区以地面布置为主,小汽车布置在广场地下(268个泊位),出租车非机动车布置在广场西侧,公交车布置在广场东侧,如图6、图7所示。5.1.2 方案二以地面布置为主,公交车布置在广场西侧,小汽车出租车布置在广场东侧,布置在广场地下西侧和中间区域268+个泊位,如图8、图9所示。5.1.3 方案三突出广场整体景观,即停即走、大巴布置在广场西侧,公交车布置在广场东侧,地下全开发做社会车辆、出租车停车场,如图10、图11所示。表3分析了三个方案的优劣势。综合分析:基于节约用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