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阅读考试题及答案.docx
马说阅读考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马说》的作者是下列哪位唐代文学家?
A.王之涣
B.韩愈
C.杜甫
D.白居易
2.以下哪句话不是《马说》中的名句?
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B.赢得仓皇北顾
C.赛马如龙,人不如马
D.伯乐不遇,千里马常饥
3.《马说》中,作者将马分为几等?
A.三等
B.四等
C.五等
D.六等
4.作者在《马说》中提到“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里的“伯乐”指的是什么?
A.赛马专家
B.马匹鉴赏家
C.培养马匹的人
D.发现和培养人才的人
5.以下哪个选项不是《马说》中的寓意?
A.要善于发现和使用人才
B.人才的价值需要通过实践来证明
C.做人要谦虚,不要骄傲
D.事物的发展有规律,要顺应自然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马说》中提到“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这句话表达的是作者对当时社会()的态度。
2.“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句话说明了()在人才发掘和培养中的重要性。
3.“其食如鸡犬,其力如牛马”,这句话用来比喻()。
4.《马说》通过马与()的对比,突出了人才的宝贵和重要性。
5.“千里马”在古代指的是()。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简述《马说》中作者对马的分类及其寓意。
2.简述《马说》中作者对“伯乐”的描述及其象征意义。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结合《马说》的内容,谈谈你对“人才”这一概念的理解,并阐述在现代社会中,如何更好地发现和培养人才。
2.分析《马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它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启示。
五、材料分析题(每题10分,共10分)
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马说》中有云:“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问题: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伯乐”这一角色的认识,以及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扮演好“伯乐”的角色。
六、作文题(30分)
以《马说》为题材,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要求立意深刻,语言流畅,结构完整。
试卷答案如下:
一、选择题
1.B
解析思路:根据《马说》的作者信息,韩愈是唐代文学家,且《马说》是其代表作之一。
2.B
解析思路:通过排除法,选项A、C、D均出自《马说》,而选项B“赢得仓皇北顾”出自李白的《行路难》。
3.A
解析思路:《马说》中将马分为“良马”、“骏马”、“逸马”、“群马”、“野马”和“驽马”共六等,故选A。
4.D
解析思路:在《马说》中,“伯乐”指的是发现和培养人才的人,因此选D。
5.C
解析思路:选项A、B、D均为《马说》中的寓意,而选项C“事物的发展有规律,要顺应自然”并非出自《马说》。
二、填空题
1.质疑
解析思路:根据“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这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对当时社会对马的认识持质疑态度。
2.伯乐
解析思路:根据“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句话可以看出,伯乐在人才发掘和培养中的重要性。
3.贫贱之人
解析思路:根据“其食如鸡犬,其力如牛马”这句话可以看出,作者用鸡犬和牛马来比喻贫贱之人。
4.马与人的对比
解析思路:根据《马说》的内容,作者通过马与人的对比,突出了人才的宝贵和重要性。
5.千里马
解析思路:根据《马说》中的描述,千里马在古代指的是具有卓越才能的马。
三、简答题
1.解答思路:《马说》中作者将马分为良马、骏马、逸马、群马、野马和驽马六等,寓意着人才也有不同的层次和特点。作者通过马的分类,表达了对人才价值的认识和评价。
2.解答思路:《马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揭示了人才的重要性和价值;二是提出了“伯乐”这一概念,强调发现和培养人才的重要性;三是通过马与人的对比,展现了人才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启示在于:一是关注人才的发掘和培养;二是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事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四、论述题
1.解答思路:在《马说》中,作者对“人才”的理解是具有卓越才能、能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的人。在现代社会中,发现和培养人才需要:一是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二是拓宽人才选拔渠道;三是为人才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四是鼓励人才创新和创业。
2.解答思路:《马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表现在:一是揭示了人才的重要性和价值;二是提出了“伯乐”这一概念,强调发现和培养人才的重要性;三是通过马与人的对比,展现了人才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启示在于:一是关注人才的发掘和培养;二是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事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五、材料分析题
解答思路:在《马说》中,“伯乐”是指发现和培养人才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扮演好“伯乐”的角色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