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农业经济-中级经济师农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考前冲刺1.docx
中级经济师农业经济-中级经济师农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考前冲刺1
单选题(共72题,共72分)
(1.)如果某农产品的供给量对价格的任何变化都不会做出反应,则该农产品的供给弹性为()(江南博哥)。
A.0
B.0.5
C.1
D.∞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供给没有弹性,即Es=0,也称完全无弹性。它表明农产品的供给量对价格的任何变化都不会做出反应,即不论价格如何变化,供给量均不变,即供给量增量为0。
(2.)某村汇总人口数为2500人,汇总劳动力数为2000人,外出务工劳动力数为500人,则该村每个劳动力平均负荷人口为()人。
A.0.2
B.1.25
C.4
D.5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每个劳动力平均负荷人口=汇总人口数÷汇总劳动力数。该村每个劳动力平均负荷人口=2500÷2000=1.25(人)。
(3.)企业在生产经营、投资活动中,向银行支付的借款手续费属于()。
A.资金筹集费
B.生产成本
C.资金使用费
D.资金占用费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资金筹集费是指企业在筹措资金过程中为获取资金而支付的各项费用,例如向银行支付的借款手续费,因发行股票、债券而支付的发行费等。
(4.)支持城乡统筹发展,以()为标志,开始向实现城乡教育公平转变。
A.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B.实施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
C.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D.实施农村“四补贴”政策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涉农财政政策的发展与实践。支持城乡统筹发展,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为标志,开始向实现城乡教育公平转变。
(5.)下列不属于解决“三农”问题的目标层次内容的是()。
A.促进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农业现代化
B.促进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C.促进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D.促进农民科学文化水平提高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涉农财政相关理论。“三农”问题涉及面广、范围大、人口多,解决“三农”问题的目标主要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促进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第二个层次,促进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第三个层次,促进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6.)农业企业资金的特点不包括()。
A.占用量大
B.利用率高
C.周转速度慢
D.流动资金占用不均衡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农业企业资金的特点。农业企业资金具有的特点有:(1)占用量大,周转速度慢,利用率低;(2)流动资金的占用不均衡,具有明显的季节性;(3)部分产品具有自给性。
(7.)产品销售的方式多元化,目的在于提高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扩大销售,增加销售收入,减少市场风险,做到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不败,体现了企业运行机制中的()。
A.市场导向机制
B.供求机制
C.价格机制
D.竞争机制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企业运行机制的内容。市场导向机制是指企业通过市场的导向来安排、组合、协调经营诸要素和开展经营活动。具体表现在:(1)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按市场供求规律来确定企业的经营方针、经营战略和经营内容;(2)从市场获取一切经营要素,如资金、技术、原料和劳动力等,其来源和渠道呈多元化特征;(3)产品销售的方式多元化,目的在于提高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扩大销售,增加销售收入,减少市场风险,做到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不败;(4)以市场为导向,瞄准市场,随机应变,不断开发创新,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廉,不断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8.)下列指标中,属于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指标体系中先行指标的是()。
A.兽药使用量
B.畜牧业兽药残留检测值
C.种植业农药残留检测值
D.水产业残留检测值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指标。先行指标包括农药使用量、兽药使用量、饲料使用量等指标,用于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未来的走势进行预测。选项BCD属于同步指标。
(9.)风险的()是人能够经营保险的基础。
A.客观性
B.不确定性
C.相关性
D.可测性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风险与保险原理。风险是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与某种条件相联系而发生的。风险可以通过大量的观察结果来揭示出它潜在的必然性,即数学或统计学中所称的概率(或然率)。这种可测的规律性是人能够经营保险的基础。
(10.)在农村经济基本情况统计中,外出务工劳动力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是指外出务工劳动力数与()的比重。
A.汇总农户数
B.汇总人口总数
C.汇总村民小组数
D.汇总劳动力总数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农村经济基本情况统计。外出务工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外出务工劳动力数÷汇总劳动力总数。
(11.)在租赁经营形式下,承租者经营亏损时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