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技术(109)(副高级)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重点难点题库详解.docx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输血技术(109)(副高级)重点难点题库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
1、在输血前,对血液进行哪种检测可以确保供血者和受血者之间没有ABO血型不相容的情况?
A.血型鉴定
B.红细胞表面抗原检测
C.交叉配血试验
D.血液传染性疾病检测
答案:C
解析:交叉配血试验是在输血前对供血者和受血者的红细胞与血浆进行混合,以检测是否存在血型不相容的情况。A选项的血型鉴定是确定血型,B选项的红细胞表面抗原检测是确定红细胞表面的特定抗原,D选项的血液传染性疾病检测是检查血液中可能存在的病原体,这些都不是直接用来检测ABO血型不相容的。因此,正确答案是C。
2、以下哪种情况最可能是由于输血过程中的血液污染导致的?
A.受血者出现寒战、发热和皮疹
B.受血者出现血红蛋白尿
C.受血者出现呼吸困难
D.受血者出现恶心和呕吐
答案:A
解析:输血过程中的血液污染可能导致受血者出现多种不良反应,但寒战、发热和皮疹最可能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污染引起的输血反应。血红蛋白尿可能是由于溶血反应引起的,呼吸困难可能是由于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恶心和呕吐可能是由于输血相关的急性胃肠反应。因此,最可能是由于输血过程中的血液污染导致的是A选项。
3、关于血液保存温度与时间的关系,以下哪项描述是正确的?
A.血小板在2-6℃保存时,有效期为7天。
B.红细胞在4℃保存时,有效期为35天。
C.血小板在22℃保存时,有效期为21天。
D.全血在22℃保存时,有效期为21天。
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是A。血小板在2-6℃的环境下保存,可以保持其功能活性较长的时间,通常有效期为7天;红细胞在4℃保存时,有效期一般为42天;血小板在22℃保存时,有效期大约为5天;全血在22℃保存时,有效期通常为35天。
4、关于血液成分的配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配型过程中需要考虑受血者的血型。
B.受血者与供血者的Rh因子必须一致。
C.患有免疫性抗体的患者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血液。
D.如果受血者有ABO血型不合,可能引发溶血反应。
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是C。患有免疫性抗体的患者不能接受任何血型的血液,因为这会引发严重的免疫反应或溶血反应。因此,C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其他选项都是正确的配型原则和注意事项。
5、以下哪种血液成分最适用于大量输血时补充血容量?
A.全血
B.浓缩红细胞
C.浓缩血小板
D.浓缩血浆
答案:B
解析:在大量输血时,主要目的是补充血容量,因此最适用于此目的的是浓缩红细胞,因为它可以提供足够的红细胞数量来维持氧输送,同时减少了血浆的输入,从而减少循环超负荷的风险。全血和浓缩血浆虽然也能补充血容量,但全血含有较多不必要的成分,而浓缩血浆主要用于凝血因子缺乏的患者。浓缩血小板主要用于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
6、在输血前,患者需要接受哪种检查以确保输血安全?
A.血型鉴定
B.血常规检查
C.传染病筛查
D.交叉配血试验
答案:D
解析:在输血前,最关键的检查是交叉配血试验。这是为了确保患者的受体血型与供体血型相匹配,以防止发生严重的输血反应。血型鉴定是交叉配血试验的一部分,但单独的血型鉴定不足以确保输血安全。血常规检查和传染病筛查也很重要,但它们不是输血前的首要检查。
7、在进行血液成分输注时,以下哪一项不是主要考虑因素?
A.血液的保存温度
B.献血者的健康状况
C.临床医生的个人喜好
D.患者的具体医疗需求
答案:C、临床医生的个人喜好
解析:血液成分输注应基于患者的具体医疗需求,并考虑血液的保存温度及献血者的健康状况等因素,而并非取决于临床医生的个人喜好。
8、关于输血反应的预防措施,下列哪项描述是不正确的?
A.对所有接受输血的患者进行交叉配型试验
B.使用无菌操作技术采集和处理血液
C.输血前对受血者进行充分的血液检查
D.严格遵守血液保存条件
答案:A、对所有接受输血的患者进行交叉配型试验
解析:虽然进行交叉配型试验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措施之一,但它并不适用于所有接受输血的患者,只有当有血型不合的风险时才需要进行。在大多数情况下,交叉配型试验仅在输血前进行以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其他选项如使用无菌操作技术采集和处理血液、输血前对受血者进行充分的血液检查以及严格遵守血液保存条件都是正确的预防措施。
9、在输血前,以下哪项检查结果异常会导致输血操作推迟?
A.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正常值
B.患者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值
C.患者血清ALT水平升高
D.患者体温正常
答案:C
解析:血清ALT(丙氨酸转氨酶)水平升高通常提示肝脏功能异常,这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因此在输血前需要进一步评估患者的肝脏状况,故输血操作可能会推迟。其他选项(A、B、D)并不直接导致输血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