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电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通信业发展概述
通信业的产业属性
(一)产业的划分:两部门法: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
三产业分类法:第一产业农业和畜牧业,第二产业工业和制造业,第三产业服务业
四产业分类法:农业、工业、服务业、信息业
(二)通信业的产业属性
1、通信业部分属于物质生产部门,部分属于非物质生产部门
2、通信业属于第三产业
3通信业属于信息产业
通信产业的经济特征
自然垄断性
生产的网络型
产品的服务性(无形性、差异性、不可分离性、不可存储性、无所有权转移)
规模经济性
范围经济型
网络外部性
服务普遍性
基础设施性
通信业与社会信息化
信息化的层次
企业信息化
产业信息化
国民经济信息化
社会信息化
通信市场及竞争
通信市场
相关市场:经营者在一定时期内就特定商品或者服务进行竞争的商品范围和地域范围,确定市场范围的两个因素:市场因素和地域因素。
市场结构的影响因素
行业集中度,行业内规模最大的前几位企业的市场份额
HHI指数,特定行业市场上所有企业的市场份额的平方和
进入壁垒分为外生壁垒和内生壁垒,外生壁垒依赖于市场的基本特征,企业无法控制。内生壁垒指市场内现有企业可以控制的相关因素造成的市场进入壁垒。
退出壁垒是企业在推出某个行业市场时所遇到的阻碍。这通常与以下因素相关,如资产专用性和强和存在大量的沉没成本。
通信市场竞争行为分析
定价行为
交叉补贴、垂直价格挤压、掠夺性定价、限制性定价、价格卡特尔、价格战
销售行为
搭配销售和捆绑销售、广告行为、锁定客户
企业兼并包括三种方式
横向兼并,同一产业链中处于类似地位,双方是竞争对手或者一方是另一方潜在的竞争对手的公司之间的合并;
纵向兼并,处于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的不同公司间的合并;
其他兼并:分属不同产业、生产工艺无关联关系,产品也完全不同的企业之间的合并。
电信管制
电信管制概述
实施电信管制的一般原则:透明性原则、管制机构独立性、竞争体系建立之后减少管制和干预,协调地方和国际管制标准,建立高效运作体系,注重可操作性。
电信普遍服务管制
设立电信普遍服务基金通常被认为是促进电信普遍服务最有效的方法。
现阶段我国的电信普遍服务政策主要是通过由政府指定企业承担普遍服务义务的方式实施。
电信市场准入管制
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具有互斥性,追求规模经济可能导致垄断、扼杀竞争,使经济丧失活力,导致竞争效率的损失,反过来,竞争能带来竞争效率,但难于获得规模经济,从而导致规模效率的损失,这种两难选择就是所谓的马歇尔困境。
许可证制度要取得较好效果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透明度、公众意见征询、许可证费用、兼顾确定性和灵活性、许可证涉及业务区域的确定、资格审定标准和选择标准
四、电信网间互联管制
(一)网间互联管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管制机构应提供事先监管指导
2、进行非对称管制,将网间互联义务集中于主导运营商
3、保证透明度
4、保证非歧视性
5、网间互联费用的收取应以成本为基础
网间于连费用结算以相应资费标准的一定比例作为结算费标准,我国尚不具备以成本为基础制定的互联费条件。
五、其他管制内容
电信市场准入、普遍服务和网间互联管制是电信管制的重要内容,除此之外,还有电信资费管制、电信资源管制、电信服务质量管制、电信安全管制、电信技术标准与设备准入管制等。
邮政管制
邮政管制概述
邮政管制的表药性
国家主权和信息安全的需要
全程全网的需要
普遍服务的需要
规范市场的需要
邮政改革的需要
邮政管制体制的沿革
邮电合一的管理体制
邮电分营的管理体制
政企分开的管理体制
与现阶段我国邮政改革情况不同,国外邮政体制改革的一大特色是,成立独立于政府和邮政行业之外的监管机构——邮政管理委员会,实行了监管者、经营者的分离。
邮政管制的主要内容
邮政普遍服务管制
邮政专营管制
邮政市场准入管制
邮政资费管制
邮政服务质量管制
政策引导管制
通信安全管制
特殊服务管制
邮政普遍服务管制
普遍服务的四个基本要素:所有地区、所有用户、大众支付得起的价格和一定的服务质量。
我国邮政普遍服务的特点:种类齐全、资费低廉、网络完善
我国邮政普遍服务的业务范围是:信件、单件重量不超过5千克的印刷品、单件重量不超过10千克的包括的寄递业务,以及国家规定的其他业务。此外,我国邮政企业还提供与普遍服务性质相似的机要通信、党报党刊发行、义乌兵免费信函、盲人读物免费邮寄等邮政特殊服务。
邮政普遍服务管制的内容:
确保邮政普遍服务的种类、范畴和质量标准
控制普遍服务类业务的资费
建立普遍服务补偿机制
目前我国政府采取邮政企业专营权、减免邮政企业营业税、邮政营利性业务交叉补贴、国家财政补贴等方式保障普遍服务。
邮政专营管制
国务院规定范围内的新建寄递业务,由邮政企业专营,快递企业不得经营由邮政企业专营的信件寄递业务,不得寄递国家机关公文。
我国实行邮政专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