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贯彻落实《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心得体会发言.pdf

发布:2025-02-15约小于1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贯彻落实《“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心得体会发言

近段时期,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东部沿海地区的订单

需求比较饱满,普工、技工特别是技术技能人才短缺的情况比较明

显。日前印发的《“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提出,聚焦劳动者技

能素质提升,突出抓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并提出要“促进制

造业产业链、创新链与培训链有效衔接”。

当前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随着我国人口结构与经济结

构深度调整,劳动力供需均出现较大变化,产业转型升级、技术进

步对劳动者技能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芯片半导体、新能源

等产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较大,但短期内人才培养难以跟上形

势,结构性缺口比较大。人社部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二季

度,超过四成的市场用人需求对技术等级或职称有要求,高级技

师、技师的求人倍率分别为3.11和2.68。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带动1万家左右中小企业成长为国家

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对企业自身而言,想要成为掌握独门

绝技的“单打冠军”或者“配套专家”,就要做到专业化、精细

化、特色化,这离不开具有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新型产业工人队

伍。

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就业,缓解“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的

结构性矛盾,首先要提高制造业的就业吸引力。通过加大政策支持

力度,为制造业降本减负,提高制造业盈利能力和从业人员的收入

水平。人才“招得来”,能不能“留得住”,不仅看企业提供的工

资待遇,还要看职业的上升空间。为此,要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和职业技能培训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产业链、创新链与培训链有

效衔接,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机制,让产业与人

才彼此成就,共谋发展。

培训链一头连着需求,一头连着供给。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需要高技能人才队伍的支撑。要强化人才培养就业导向,健全人才

培养与产业发展联动预警机制,增强人才培养前瞻性。构建以公共

实训基地、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行业企业为主的多元培

训载体,引导培训资源向市场急需、企业生产必需等领域集中,加

大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职业新技能培训力度。同时,要

完善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建立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与相关系列职称评

审贯通机制,为技能人才拓宽职业发展空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