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小区高空抛物监控解决方案-精品.pptx
智慧小区高空抛物监控解决方案
01需求分析02解决方案03运营保障目录
01需求分析
高空抛物5大痛点分析高空抛物5大痛点分析13245五大痛点小部分业主意识淡薄,对抛物事件不重视。烟头、垃圾等高空抛物对小区街道环境卫生造成污染,加大清扫难度,且影响小区品质。低层住户深受困扰,引发楼上楼下邻里矛盾。如造成人身财产损失且无法确认抛物的来自哪层楼,整栋楼成了“被告”,共同承担责任。高空抛物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所带来的社会危害很大。由于其不文明行为的实施场所多为高空楼层,少有目击者,抛物时间短,甚至有人在抛物时故意隐去身影,使得执法部门很难追究抛物者的法律责任,最后由栋楼承担连带责任。
02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方案亮点安装方式系统拓扑图镜头选择效果展示
小区监控
超脑+小区监控
AI视觉识别
系统链接拓扑图系统连接拓扑图
高空抛物镜头选型高空抛物镜头选型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400万、800万像素全智能标准枪网络摄像机加变焦镜头(焦距在8mm到32mm可调),再配合红外(100米左右红外距离)中高楼层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400万、800万像素全智能标准枪网络摄像机加变焦镜头(焦距在2.8mm到12mm可调),再配合红外(50米左右红外距离)低中楼层
高空抛物镜头安装方式高空抛物镜头安装方式采用从下往上照射建议选择在需要覆盖的建筑立面前15-30米以上距离立杆安装,避免树木及其他物体遮挡。摄像机不建议选择在楼顶安装,主要原因是:画面抖动施工繁琐侵犯隐私小高层和高层,楼顶风力比较大,会造成摄像机抖动,从而造成监控画面抖动,对于高空抛物识别效果不佳小区楼顶通常不会预埋管线,安装摄像机需重新综合布线,系统的整体施工成本较高?在楼顶安装,从上往下照,很容易照到居民家中,侵犯个人隐私,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高空抛物镜头安装说明高空抛物镜头安装说明楼层20层左右摄像机2视角摄像机1视角距离15-30m左右1.立杆安装或离地面3.5米左右墙面安装2.距离大楼立面15到30米左右及以上3.摄像机固定于立杆伸出部分,通过支架旋转角度根据实际场景进行角度和焦距调节对于一个楼高在(20层)左右的大楼来说,可以通过两台摄像机进行覆盖一台摄像机覆盖2-8层左右高度一台摄像机覆盖9-20程左右的高度注:1、一组摄像机覆盖的楼面宽度大约20-25米左右,如果超过该宽度,需在水平位置部署多组设备2、离楼距离如果过近,由于摄像机视场角变窄,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部署多组相机,但在摄像机视野中高楼层会有重叠。
不同安装距离下楼层覆盖情况不同安装距离下楼层覆盖情况立杆距离高层相机可覆盖楼层低层相机可覆盖楼层15米8-30层2-7层20米8-30层2-7层25米9-30层2-8层30米9-30层2-8层
安装效果-白天白天效果展示(低层)(中高层)
安装效果-晚上晚上效果展示高层中层由于摄像机具有清晰的夜视效果,即使在夜间,如果有抛物事件发生,摄像机也能实时检测抛物现象
03运维保障
建设目标及原则:要建成集语音、数据、图像功能为一体,具备有线、无线和加密通信功能,具备视频指挥和调用各种图像资源的功能,形成有指挥调度和综合信息报送功能的城市运营中心,同时要满足应用系统支撑、安全防护等技术保障体系要求。指挥调度中心数据资源中心数据决策中心态势感知中心联动处置中心互联网+政务政务大数据智真视频会议……智慧旅游事件预警智慧农业……数字大脑立足消防运行监控、管理、处置、决策四大功能,对资源环境、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社会治理、人口民生、产业经济、社会舆情、公共安全等领域的核心指标进行态势监测与可视分析,支持集成各细分主题关注的数据指标进行综合监测,辅助管理者全面掌控城市运行态势,提升监管力度和行政效率接入政府管理、应急指挥、网格化管理等多种应用数据,集中展示“数字高平”建设成果。指挥中心调度各业务系统直观展示,通过大屏幕一点看全可视化:全面、动态的城市运行仪表盘,清晰直观了解城市运行情况协调性:调度协调不同资源,高效应对应急事件,实时监控处置进度支撑度:支撑领导对重大事项做出科学准确的决策运营数据指挥中心
运营展示中心
行政手段和市场手段相结合,保障智慧成果落地,提升市民获得感行政手段政府层面推动相关政策支持政府媒体、媒介委办局服务事项唯一官方渠道......应用商店优化:通过商店发布,优化投放效果提高渠道下载率内容覆盖:通过百度、360、知乎、搜狗等渠道全媒体推广: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广播电视传播等方式......市场手段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本地化运营带动产业运营手段
传统模式“交钥匙”开发交付成果移动运营新模式“不断迭代”本地化运营本地化服务不断迭代开发上线智慧监管智慧监管建设成果转化为市民高频应用运营模式
活动运营各类线上线下活动、H5活动页面的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