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科护理查房讲义.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住院第5天(手术当日) 执行医嘱 测T、P、R、BP,异常者,通知医生。 术前半小时注射术前针。 术后执行心胸外科监护室护理常规 特级护理 执行术后医嘱 书写特护记录 执行医嘱 测T、P、R、BP,异常者,通知医生。 术前半小时注射术前针。 术后执行心胸外科监护室护理常规 特级护理 执行术后医嘱 书写特护记录 护理与健康指导 再次检查手术区域皮肤及禁饮食情况。 核对床号、姓名、手术腕带。 备齐病例、术中用药及术中所用物品。 与手术室人员进行床头交接及查对。 按要求准备监护仪、微量泵、呼吸机、吸氧装置。 术毕与手术室护士认真交接患者病情、各静脉输液管道及用药和速度,交接皮肤情况。 连接呼吸机、监护仪,连接、标示各引流管并妥善固定,连接、监测并观察各种有创压力。 核对床号、姓名、手术腕带。 备齐病例、术中用药及术中所用物品。 与手术室人员进行床头交接及查对。 按要求准备监护仪、微量泵、呼吸机、吸氧装置。 术毕与手术室护士认真交接患者病情、各静脉输液管道及用药和速度,交接皮肤情况。 连接呼吸机、监护仪,连接、标示各引流管并妥善固定,连接、监测并观察各种有创压力。 间断挤压引流管。 观察引流管位置、引流液量、引流液颜色。 观察刀口及有创动静脉穿刺口敷料。 拔管后,告知限制饮水的意义。 书写监护记录。 变异:无 间断挤压引流管。 观察引流管位置、引流液量、引流液颜色。 观察刀口及有创动静脉穿刺口敷料。 拔管后,告知其家属限制饮水的意义。 书写监护记录。 变异:无 胸腔闭式引流管 心包纵隔引流管 住院第6~7天(术后第1~2天) 执行医嘱 遵医嘱患者转出监护室。与病房护士详细交接患者情况,妥善安置患者。 执行心胸外科术后护理常规。 Ⅰ级护理。 执行术后医嘱。 给予流质饮食。 执行医嘱 遵医嘱患者转出监护室。与病房护士详细交接患者情况,妥善安置患者。 执行心胸外科术后护理常规。 Ⅰ级护理。 执行术后医嘱。 给予流质饮食。 护理与健康指导 监测:T ℃ P 次/分 R 次/分 BP mmHg SpO2%。 取合适体位,抬高床头15。~30。。 给予患者吸氧 L/min。 观察伤口敷料。 观察引流管位置、引流量、引流颜色。 保持各种管道通畅。 观察刀口疼痛情况。 观察患者睡眠情况。 监测:T 38.5℃ P127次/分 R28次/分 BP 110/70mmHg SpO298%。 取合适体位,抬高床头15。~30。。 给予患者吸氧1~2L/min。 每天更换伤口敷料。 观察引流管位置、引流量、引流颜色。引流量超过600ml更换引流瓶。 保持各种管道通畅。 观察刀口疼痛情况。 指导家属协助患者进行拍背,排痰,咳嗽,告知排痰的重要性‘ 指导患者进食米汤、牛奶、鱼汤等流质饮食。 变异:无。 指导家属协助患者进行拍背,排痰,咳嗽,告知排痰的重要性。 在床头挂防脱管、防坠床等标示牌。 指导患者进食米汤、牛奶、鱼汤等流质饮食。 变异:无。 住院第8~13天(术后第3~8天) 执行医嘱 执行心胸外科术后护理常规。 Ⅱ级护理。 执行术后医嘱。 给予普通饮食。 执行医嘱 执行心胸外科术后护理常规。 Ⅱ级护理。 执行术后医嘱。 给予普通饮食。 护理与健康指导 监测:T ℃ P 次/分 R 次/分 BP mmHg 。 取平卧位或侧卧位。 给予患者吸氧1~2L/min。 协助医生拔除引流管。 观察刀口敷料。 保持各种管道通畅。 指导患者下床活动。 观察患者睡眠情况。 指导患者普通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多食蔬菜、水果。 变异:无。 监测:T 36.5℃ P 123次/分 R 20次/分 BP 114/60mmHg 。 取平卧位或侧卧位。 给予患者吸氧1~2L/min。 协助医生拔除引流管。 更换相关标识牌。 保持各种管道通畅。 指导患者下床活动。 指导患者普通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多食蔬菜、水果。 变异:无。 住院第14天(今日出院) 执行医嘱 停止各种医嘱,整理病案。 遵医嘱为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遵医嘱用药,详细交代用药方法、注意事项,不可擅自停药、改药及增减药量。 执行医嘱 停止各种医嘱,整理病案。 遵医嘱为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出院健康指导 向患者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 指导患者回家后医积极心态适应术后生活,自理个人生活。 进食高营养、富含纤维素、维生素、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少食动物内脏、腌制品。 保持个人卫生,每日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嘱患者1个月、3个月、6个月后门诊复查。 向患者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 进食高营养、富含纤维素、维生素、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少食动物内脏、腌制品。 嘱患者定期门诊复查。 变异:无 坚持体能锻炼,劳逸结合,循序渐进。 出院2周内责任护士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