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规范.docx

发布:2025-02-07约4.86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DB21/TXXXX—XXXX

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现代农业产业园(以下简称“产业园”)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及主导产业、规划布局、全产业链开发、现代要素集聚、绿色发展、农民增收、管理运营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30600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NY/T388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质量环境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1717农业建设项目验收技术规程

NY/T1761(所有部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操作规程

NY/T2245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机构建设标准

NY/T302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通则

NY/T4046畜禽粪水还田技术规程

HJ332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现代农业产业园modernagriculturalindustrialpark

围绕当地农业主导产业或优势特色产业,以规模化农业生产基地为基础,开展全产业链开发,实现绿色发展和一二三产业融合,经省级政府(部门)批准设立的,地理界限明确、区域范围合理、建设水平区域领先的现代农业发展平台。

3.2

2

DB21/TXXXX—XXXX

主导产业leadingindustry

在当地农业产业结构中处于主要支配地位,比重较大,综合效益较高,与当地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相匹配,符合当地农民的种养习惯,具备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在全省具有明显优势特色,且已基本实现全产业链开发的产业。

4总体要求

产业园应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以规模种养业为基础,主导产业明确、优势特色明显;主导产业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示范、服务等相互融合,实现全产业链开发,发展水平区域领先;安全、优质、品牌农产品比例较高,农业绿色发展基础较好;土地、资金、人才、科技等现代要素相对集聚,劳动生产率较高;建立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农民能够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创设健全的运行管理机制。

5主导产业

5.1主导产业应在全省具有明显特色和较强竞争优势。

5.2主导产业选择应明确具体品种类别,不应将粮食、果蔬、畜禽、水产、特色农产品等综合大类笼

统作为产业园主导产业。

5.3产业园应突出发展1-2个主导产业,且主导产业之间应通过种养结合、生态循环、轮作倒茬、间

作套种等方式相互联系。

5.4产业园总产值应在20亿元以上,主导产业产值应占产业园总产值的50%以上。

5.5产业园内应基础设施完善,具备良好的农业生产、仓储物流、农产品加工、休闲旅游服务等设施设备条件。

6规划布局

6.1产业园应按照注重质量、从容建设、有序推进的原则,科学编制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6.2规划应由所在县(市、区)政府组织相关部门编制,由同级政府批准实施。

6.3规划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要求,与县域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土地和水资源利用、主体功能区、

城镇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等相关规划衔接。

6.4规划应明确区域范围,产业园应布局在2个及以上乡镇,不应布局于全县、跨县或某一乡镇。

6.5规划选址区域范围内自然资源、环境、交通、产业基础条件应能满足产业园建设、生产、经营等要求。

6.6产业园宜优先规划布局在符合条件的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

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产品加工集聚区。

6.7规划应围绕主导产业,合理划分产业园现代种养区、加工物流区、休闲农业区、科技研发区、创

新孵化区、综合服务区等功能分区。各功能分区可根据实际设立/设置以下场所:

a)现代种养区设置大田种植、设施农业、种子种苗、畜牧水产养殖等生产区;

b)加工物流区设立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保鲜仓储、物流(冷链)配送、电子商务等生产区;

c)休闲农业区设立游客接待、餐饮住宿、观光采摘、文化体验等生产生活区;

d)科技研发区设立科技研发中心、科技推广和成果示范展示基地等;

e)创新孵化区设立农村创业示范、创新创业辅导孵化等场地和设施场所;

3

DB21/TXXXX—XXXX

f)综合服务区设立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