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IS—LM模型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选择(1).doc
案例1IS—LM模型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选择
人们通常运用IS—LM模型来分析宏观经济政策的效力,并以该模型所体现的经济思想作为政府宏观经济政策选择的理论依据。但我国宏观经济学的实践表明,以IS—LM模型为依据的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扩张性货
币政策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IS—LM模型的形状取决于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以我国投资的利率弹性对IS曲线斜率的影响看,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还没有完全确立,政府在企业投资中还起着一定的作用,企业自身还不能自觉地按市场经济原则办事,这必然导致企业投资对利率的反应没有一般市场经济国家敏感,从而导致中国的IS曲线比一般市场经济国家的IS曲线陡峭。从边际消费倾向变化对IS曲线的影响看,储蓄的超常增长表明,中国的边际消费倾向已经远远低于在目前收入水平应具有的水平,收入与消费之间已出现了严重的失衡,这种失衡必然导致我国的IS曲线比在正常
情况下陡峭。
那么,中国的LM曲线的斜率如何呢?首先,中国正处于新旧体制交替的过程中,中国居民对货币的预防性需求急剧膨胀,从而打破了收入与消费之间的稳定矣系,使中国的货币交易需求的收入弹性不再稳定,导致LM曲线不断趋向平坦。其次,从货币投机需求的利率弹性对我国LM曲线斜率的影响看,在目前的中国,由于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尚不十分完善,广大居民缺乏多种投资渠道,利率的变化对人们的投机性货币需求影响并不大,投机需求的利率
弹性较小,其对LM曲线的影响是使LM曲线比较陡峭。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其一,在进行政策选择时,必须考虑政策的有效性和确定性。在一定的经济形势下,一些政策比另一些政策更
加有效,一些政策的影响比另一些政策的影响具有更大的确定性。在我国目前
的状况下,IS曲线陡峭,LM曲线平坦,这时,财政政策效果十分有效,货币政策效果有限。近几年,利率连续下调对消费和投资的刺激十分有限已经告诉我们,目前条件下,货币政策充分发挥作用的环境并不存在,继续下调利
率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在运用扩张性经济政策以刺激需求时,应把重点放在财政政策上。
在运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时,必须注意不同措施的效果。由于悲观预期的存在,居民的预防性
货币需求无限膨胀,企业对未来利润率的预期也比较悲观,阶层居民)试图通过增加居民(尤其是收入较高
收入以扩大消费需求,通过降低利率以扩大投资需求的愿望在实践中具
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很可能由于公众的不配合使这些政策的作用受到限制。而政府购买和直接投资的效果则是
十分确定的,因此,在政策措施选择上,应加大政府开支和用于失业、直接投资。基养老等方面的转移支付和
于此,我们认为政府通过举办公共工程以刺激需求的政策是明智的,而在通过增加居
民收入以刺激消费上,应把重点放在增加边际消费倾向较高的低收入阶层身上。
其二,在进行政策选择时,应考虑政策的效力与市场完善程度的矣系。宏观经济政策作用的发挥,取决于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程度,在制度尚不完善的条件下,货币政策的作用自然受到限制;而财政政策是通过税收和政府
支出的变化直接影响经济的运行,尤其是政府支出的变化带有强烈的行政色彩,对市场制度的要求没有货币政策那
么高,
况下,扩张性政策的作用应主要通过财政政策来实现
因此,在市场制度尚不十分完善的情
财政政策之所以比货币政策更容易发挥作用,是由我国现阶段经济体制和财政政策本身的特点决定的。我们在强调本身带有行政色彩的财政政策作用时,应该谨防片面夸大行政手段的作用,防止出现旧体制、旧的管理方法的
复归。更不能因为一些经济手段暂时的失灵而否认其作用,为倒退寻找理论依据。
其三,货币政策的重点应放在为其充分发挥作用创造制度环境上。目前我国LM曲线的形状表明,希望通过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和消费的货币政策注定不会有多大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很容易回到老路上去,即希望通过直接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量来达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这种带有明显行政色彩的货币政策是我们以前常用的。如果说,在经济“软着陆”时期,行政性的货币政策曾经起过很大作用的话,那么,在经济萧条时期,行政性的扩张货币政策很可能是一副毒药,这样做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极易酿成严重的金融危机。中国金融机构存在的严重问题和东南亚金融危机已经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重点不在于扩张本身,(因为间接的扩张效果有限,直接的扩张可能酿成灾难性后果。)而在于完善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及需要银行介入的再分配制度和
消费制度,为货币政策充分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