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降低1mm毛羽的技术攻关实践.doc

发布:2017-01-22约7.37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降低1mm毛羽的技术攻关实践 邵向云 (江苏宝达纺织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紧密纺的普及,下游客户对织物要求的不断提高,纱线品质不仅局限于条干上的高度均匀,而且在毛羽上更追求光洁一致,织物表面才能匀整、清晰……就产生毛羽的几大因素,通过实验数据来进行分析。 关键词:毛羽指数;毛羽值H;温湿度;钢领;钢丝圈;速度 最近走访客户,有客户对我们的粘胶紧密赛络纺50S这一产品表示基本认可,但同时希望布面光洁度能再上一个台阶,并给了我们全国两家知名企业的筒子纱样供我们做标准。回厂后,我们通过在同等条件下测试比较(测试结果见表1),找出了我公司产品质量的差距所在。 表1 质量指标对比试验(试验测试相对湿度55%) 项目 企业一 企业二 我公司 CV(%) 11.89 11.8 11.45 -50%细节(个/km) 3 2 1 +50%粗节(个/km) 30 28 11 +200%棉结(个/km) 90 48 24 1mm毛羽指数 49.38 45.86 59.97 2mm毛羽指数 5.01 4.8 4.14 3mm毛羽指数 1.51 1.16 1.18 毛羽H值 1.4 1.3 1.64 数据结果表明:在条干水平和3mm毛羽指数上,我公司不亚于两家知名公司的产品,但毛羽值H却偏高了,主要原因是1mm的毛羽指数分别比两家知名公司高出了21.4%和30.8%,正是由于1mm毛羽较多,造成布面表面光洁度不良。为解决纱线1mm毛羽偏高的问题,我们进行了技术攻关。 1 原因分析 影响毛羽的因素有很多,根据我公司的实际生产情况,对影响毛羽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排查,找出了可能性的关键影响因素: 1.1 细纱车间温湿度条件的影响车间温度主要纺纱器材状不良的影响磨损起槽磨损衰圆整度、平整度不良,内跑道有毛刺、波纹的影响的影响 区域 机台 试验时间 车间温湿度 1mm 2mm 3mm 4mm 毛羽值H 小车间 1#~15#(东部) 11月4日 33.5/48% 34.13 2.07 0.45 0.06 0.92 11月6日 31/45% 37.77 2.56 0.53 0.09 1.02 11月8日 31.5/49% 31.17 1.91 0.44 0.12 0.84 均值 34.36 2.18 0.47 0.09 0.93 16#~30#(西部) 11月4日 29/57% 30.67 2 0.38 0.06 0.83 11月6日 27.5/54% 33.54 2.49 0.46 0.06 0.96 11月8日 27/58% 27.98 1.34 0.61 0.06 0.75 均值 30.73 1.94 0.48 0.06 0.85 大车间 53#~67# 11月4日 30.5/61% 33.7 2.3 0.46 0.08 0.91 11月6日 28.3/63% 35.83 3 0.6 0.09 0.99 11月8日 28.5/67% 30.11 1.45 0.36 0.06 0.8 均值 33.21 2.25 0.47 0.08 0.9 新车间 39#~52# 11月4日 30.5/54% 32.6 1.89 0.43 0.09 0.88 11月6日 29/51% 35.78 2.14 0.5 0.08 0.91 11月8日 28/63% 29.16 1.15 0.43 0.06 0.77 均值 32.51 1.73 0.45 0.08 0.85 由表2的试验结果可以看出: (1)同一车间、同一区域在不同生产日期中,相对湿度的变化对毛羽影响很大。一般规律是相对湿度越高,毛羽值越小。 (2)在不同的车间,由于生产条件不同,毛羽值受温湿度的影响也不同,比如大车间相对湿度在63%左右时,其1mm的毛羽指数、毛羽值相对也较大。 在试验过程中,我们还发现试验室温湿度的波动对毛羽试验结果也有很大的影响,我进一步了解试验室温湿度对毛羽试验结果的影响,我们任意取三十只纱纡,分成三组,分别选择三种不同络筒速度络成筒纱后,在不同的试验室相对湿度下测试毛羽值,测试结果见表3。 表3 试验室不同的相对湿度对毛羽值的影响试验 络筒速度 试验湿度 1mm 2mm 3mm 4mm 毛羽值H 一组1200m/min 59% 45.03 5.18 0.64 0.18 1.28 69% 37.96 4.31 0.86 0.22 1.08 二组1100m/min 59% 44.91 2.91 1.17 0.29 1.23 69% 35.47 3.82 0.87 0.12 1.01 三组1000m/min 59% 46.92 3.81 1.16 0.23 1.3 69% 37.15 3.67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