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EGTPBT新型材料的干扰素缓释微球的研究的任务书.pdf
基于PEGTPBT新型材料的干扰素缓释微球的研究
的任务书
任务书
一、研究背景
干扰素是天然的抗病毒蛋白质,在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
由于干扰素的生物活性强、生命期短、易降解等特点,限制了其在治疗
中的应用。缓释技术可以克服这些局限性,提高干扰素的疗效。
PEGTPBT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是一种理想的缓释载
体。本研究旨在利用PEGTPBT材料制备干扰素缓释微球,并评价其缓释
性能。
二、研究目标
通过合理选择PEGTPBT材料的配方和制备工艺,制备出具有合适缓释性
能的干扰素缓释微球,并对其进行评价,包括微球体积平均粒径、缓释
动力学、体外生物活性等方面的考察。
三、研究内容和步骤
1.文献综述
综述PEGTPBT材料的特性,以及干扰素的作用、应用、副作用等相关内
容。
2.材料与仪器
制备PEGTPBT材料并进行表征,如示差扫描热量仪、万能试验机、红外
光谱仪等。
3.制备干扰素缓释微球
采取油水两相乳化法、溶剂挥发法等方法制备干扰素缓释微球,通过调
节不同因素,如药物负载量、乳化剂浓度、溶剂挥发速率等,得到具
稳定性和缓释性能的微球制备工艺。
4.微球质量评价
评价微球的体积平均粒径、载药量、缓释速率、形态结构等指标。
5.体外溶出研究
通过离体释放试验,评价微球的缓释性能和释放动力学,并探究不同因
素对缓释性能的影响。
6.体外生物活性实验
评价干扰素缓释微球的体外抗病毒活性,比较其与自由干扰素对细胞的
抑制效应。
四、计划进度
第1-2个月:文献综述、实验室安全培训。
第3-4个月:制备PEGTPBT材料。
第5-6个月:进行干扰素缓释微球制备的各项优化实验。
第7-8个月:微球的质量评价。
第9-10个月:微球的缓释性能和释放动力学研究。
第11-12个月:微球的体外生物活性研究。
五、预期成果
1.成功制备出干扰素缓释微球,得到其稳定性和缓释性能的优化工艺。
2.得到不同条件下干扰素缓释微球的体外释放动力学,比较其缓释性能的
异同。
3.在体外细胞水平检测干扰素缓释微球的抗病毒效应,为其后续在体内治
疗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六、经费预算
1.实验材料费:5000元。
2.仪器设备折旧费:3000元。
3.差旅费:2000元。
4.论文发表费:3000元。
7.主要参考文献
1.王晨阳,王越.PEGTPBT共聚物在药物控释领域的研究进展[J].包装工
程,2019,40(7):46-50.
2.袁春平,马春喜,孙渊.干扰素以及其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J].医学综述,
2020,26(12):2835-2839.
3.刘晓东,陈春芝,沈娴利.药物微球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方法[J].中国卫
生标准管理,2018,9(4):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