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机构安全管理制度.docx
?一、总则
1.目的
为了加强辅导机构的安全管理,保障学员和员工的人身安全,维护机构的正常教学秩序,特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辅导机构内的所有教学场所、办公区域、学员活动场地以及相关设施设备等。
3.安全管理方针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安全意识,落实安全责任,确保机构安全运营。
二、安全管理组织架构及职责
1.安全管理领导小组
-组成:由辅导机构负责人担任组长,各部门主管为成员。
-职责
-全面负责辅导机构的安全管理工作,制定安全管理目标和计划。
-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安全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监督检查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对安全工作进行考核和奖惩。
2.各部门安全职责
-教学部门
-负责教学场所的安全管理,确保教学设施设备完好、安全。
-对学员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学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配合其他部门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和报告教学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行政部门
-负责办公区域的安全管理,包括消防、防盗、用电等方面的安全检查和维护。
-制定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安全培训和演练。
-负责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协调相关部门进行救援和善后工作。
-后勤部门
-负责机构内设施设备的维修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符合安全要求。
-保障教学和办公区域的环境卫生,防止因环境问题引发安全事故。
-做好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学员饮食安全。
三、安全管理制度
1.人员安全管理
-员工入职安全培训
-新员工入职时,必须接受安全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处理方法等。
-培训时间不少于[X]小时,并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学员安全管理
-学员入学时,应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和健康状况,如有特殊情况需提前告知辅导机构。
-辅导机构应建立学员安全档案,记录学员的安全情况,包括安全教育、安全事故等。
-教师要关注学员的身体和情绪状况,发现异常及时与家长沟通并采取相应措施。
-外来人员管理
-外来人员进入辅导机构,必须进行登记,说明来访事由,并经相关部门或人员同意后方可进入。
-外来人员在机构内必须遵守安全管理制度,不得随意进入教学区域和学员活动场地。
2.教学场所安全管理
-教室安全
-教室应保持整洁、通风良好,桌椅摆放整齐,不得堆放杂物。
-教学设施设备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如投影仪、电脑、电器等。
-教室应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火栓等,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性能良好。
-实验室安全(如有)
-实验室应制定专门的安全操作规程,实验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
-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如防护眼镜、手套、口罩等,实验人员必须正确佩戴。
-实验室的化学试剂、易燃易爆物品等应妥善存放,专人管理,严格遵守相关规定。
3.办公区域安全管理
-消防安全
-办公区域应配备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火栓、灭火器具等,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性能良好。
-消防通道应保持畅通,不得堆放杂物,严禁在消防通道内停放车辆。
-严禁在办公区域内吸烟和使用明火,如需动火作业,必须办理动火审批手续,并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
-用电安全
-办公区域的电器设备应符合安全标准,不得私拉乱接电线,不得使用大功率电器。
-下班时,应关闭所有电器设备电源,拔掉插头,确保用电安全。
-防盗安全
-办公区域应安装防盗门窗和监控设备,确保机构财产安全。
-员工应妥善保管个人财物,不得将贵重物品放在办公桌上,离开办公室时应关好门窗。
4.学员活动场地安全管理
-活动场地设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