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氧化沟设计说明方案与计算方案secret.doc

发布:2018-04-19约5.96万字共9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华 北 某 院 毕 业 设 计 任 务 书 设计题目:某县污水处理工程初步设计 专 业: 给水排水工程 班级学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设计期限: 2010年 3 月 3 日 开始 2010年 6 月 6 日 结束 学院 2010年 3 月 3日 一、毕业设计的目的 毕业设计是在经过理论学习后,学生在初步掌握污水处理和构筑物设计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污水处理厂的初步设计。使学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得到一次综合性训练。 通过设计: 了解污水处理工程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学习利用各种资料确定设计方案的方法; 水质指标 BOD5(mg/L) 水量(m3/d) COD(mg/ L) SS(mg/ L) pH 原水 240 60000 450 225 7.0 排放标准 20 100 70 6.0-9.0 设计要求 20 90 60 6.0-9.0 14.5℃。月均最冷气温-12℃,26.8℃,最高气温40.1℃,极端最低气温-18.9℃,最大温差26.6℃。637.5mm,小时最大降雨量41.7mm,地区最大时降雨量Q=1807.0m3/h。2.6m/s,冬季3.4m/s,夏季为南风向,冬季为北风。 3 地质条件 该地区地下含水层的透水性好,多为粗沙、粉细沙和加油粗沙的松散土层。地下水位埋深已超过50m.基本处于疏干状态。 4 地形地势 处理站地势较低,自西北向东南方向有缓坡,坡度为0.5%。300m200m×200m。南北向方向,南边有一河流,河流丰水期水位可满足污水处理厂出水出水要求。 五、设计成果要求 1 开题报告 1 份 2 中英文摘要 1份 3 设计说明书 1份 4 设计计算书 1份 5 设计图纸(A2) 华北某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2010年3月5日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给水排水工程 题目名称 课题来源 生产 主要内容 常规设计选题 县城污水处理厂设计 1 设计平均日污水量及污水水质指标、排放标准及设计要求见表1: 表1 平均日污水量及污水水质指标、排放标准及设计要求 水质指标 BOD5(mg/L) 水量(m3/d) COD(mg/ L) SS(mg/ L) pH 原水 240 60000 450 225 7.0 排放标准 20 100 70 6.0-9.0 设计要求 20 90 60 6.0-9.0 14.5℃;年降雨量637.5mm,小时最大降雨量41.7mm,地区最大时降雨量Q=1807.0m3/h50m.基本处于疏干状态;自西北向东南方向有缓坡,坡度为0.5%。处理站面积为200m×200m,南北向方向,南边有一河流,河流丰水期水位可满足污水处理厂出水要求。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毕业设计是在经过理论学习后,在初步掌握污水处理和构筑物设计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污水处理厂的初步设计。使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得到一次综合性训练通过设计: 了解污水处理工程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学习利用各种资料确定设计方案的方法; A2/O法等工艺 1 普通活性污泥法 本工艺出现最早,至今仍有较强的生命力。普法处理效果好,经验多,普法的不足之处是只能作为常规二级处理,不具备脱氮磷功能本工艺50年代初期发展形成氧化沟一般不设初沉池,负荷低,耐冲击,污泥少。建设费用及电耗视采用的沟型而变若能将氧化沟进水设计成多种方式,能有效地抵抗暴雨流量的冲击,对一些合流制排水系统的城市污水处理尤为适用 然而,由于该法采用低负荷延时曝气运行方式,池容大、曝气时间长,建设费用和运行费用都较高,而且占地大;一般适用于处理水质要求高的小型城镇污水和工业污水,水量一般在1000m3/d以下。 3 SBR间歇式活性污泥法 SBR法早在20世纪初开发,由于人工管理繁琐未予推广。每个池子都需要设曝气和输配水系统,采用滗水器及控制系统,间歇排水水头损失大,池容的利用率不理想 4 曝气生物滤池法 曝气生物滤池法,是生物膜处理法的一种。它采用集生物降解、固液分离于一体的生物滤池进行污水处理。气液在滤料间隙充分接触,氧的转移率高,动力消耗低;本设备本身具有截留原污水中悬浮物与脱落的生物污泥的功能,勿需设沉淀池,占地面积少;以3~5mm的小颗粒作为滤料,比表面积大,微生物附着力强;池内能够保持大量的生物量,再由于截留作用,污水处理效果良好;勿需污泥回流,也无污泥膨胀之虑,如反冲洗全部自动化,则维护管理也非常方便。 曝气70年代末起源于欧洲大陆,已发展为法、英等国设备制造公司的技术和设备产品一般认为,生物膜法处理城市污水,在国内尚需积累经验,处理规模不宜过大本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