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归总问题的应用题概况.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归总归一应用题1、同学们做操,每行站30人,正好站16行。如果每行站20人,可以站多少行?2、同学们做操。每行站30人,正好站16行。如果要站10行,每行站多少人?3、小宁从家走到学校。每分钟走100米,需要走8分钟如果每分钟走80米,需要走几分钟?4、方师傅给食堂运菜。如果用小推车每次运75千克,8次能运完。如果改用平板车运,4次就能运完。平板车每次运多少千克?5、招待所新来一批客人。每间住2人,需要15间房。如果每间住3人,需要几间房?小丽买8只笔用了24元。30元可以买几只同样的笔?东东骑自行车6小时行了60千米,照这样计算,他行90千米需要几小时?大卡车7次共运沙土140千克,照这样计算,运200吨沙土需要几次?小猴子4天吃了40千克香蕉,照这样计算,90千克香蕉可以吃几天?小明看一本书,8天看了240页。照这样的速度,这本书300页几天看完?王伯伯6小时摘桃子600千克,照这样计算,王伯伯摘900千克桃子需要几小时? 对于某些应用题,我们要求出最后的结果,常常需要先找出“单一量”或者先要求出 “总量”,然后以这个“单一量”或“总量”为标准,根据其它条件求出我们想要的数。利用这种解题思路解答的应用题,称为归一和归总问题。 为什么把有的问题叫归一问题?我国珠算除法中有一种方法,称为归除法.除数是几,就称几归;除数是8,就称为8归.而归一的意思,就是用除法求出单一量,这大概就是归一说法的来历吧!与归一问题类似的是归总问题,归一问题是找出“单一量”,而归总问题是找出“总量”,再根据其它条件求出结果。 同学们重点要找准题目中的“单一量”或“总量”。并且还要清楚“单一量” 或“总量”与所求量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做好。小结 归一、归总问题的重点要找准题目中的“单一量”或“总量”。并且还要清楚“单一量” 或“总量”与所求量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做好。 归一问题的特点是:一般情况是要先求出单一量(也叫一倍量);所谓“单一量”是指单位时间的工作量、物品的单价、单位面积的产量、单位时间所走的路程等。 归总问题是找出“总量”,再根据其它条件求出结果。所谓“总量”是指总路程、总产量、工作总量、物品的总价等。 这类问题经常出现的一句话是“照这样计算”,大家要注意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准备题1 同学们参加建校劳动,王刚4次搬砖20块。照这样计算,7次搬砖多少块? 同学们参加建校劳动,王刚4次搬砖20块。照这样计算,他再搬3次,一共搬砖多少块?例2 ...想: 每次搬的块数 一共搬的次数 = 一共搬的块数..4次+ 3次20块4次. 20 4(4 + 3) .想一想:还有别的解法吗?= 5 7= 35(块)答:一共搬砖35块。 把例2的问题改成“搬7次可以比原来多搬砖多少块”,应该怎样解答?练1:根据条件和要求补充问题并解答。 珊珊看一本故事书,5天看了45页。照这样计算,(1) ?(两步计算归一应用题)(2) ? (三步计算归一应用题)(3) ?8天可以看多少页?又看了3天,一共看了多少页?8天比5天可以多看多少页?.45 5 8...45 5(5 + 3)或 45 5 3 + 45....45 5(8 5).或45 5 8 45.准备题2 四年级同学排队做广播操,每行排12人,正好排4行。如果每行排8人,可以排多少行? 例3:四年级同学排队做广播操,每行排12人,正好排4行。 如果每行少排4人,可以排多少行?.想: 四年级人数 每排人数.= 排数12 412 4.12 4 (12 4)..= 48 8= 6(行).答:可以排6行。想一想:还有别的解法吗? 把例3的问题改成“每行排8人,可以多排多少行”,应该怎样解答?练 2:根据题意和要求补充条件并解答。 小红和小芳同住一个院子。小芳从家里出发,每分钟走70米,6分钟走到学校。(1)小红和小芳同时从家出发, 。她每分钟走多少米?(两步计算归总应用题)(2)小红和小芳同时从家出发, 。她每分钟走多少米?(三步计算归总应用题)走了7分钟小红比小芳多走1分钟(3)小红从家走到学校用了7分钟,她平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