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docx
长大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
Guidelineforsafetyriskassessmentoflongandlargetunnelconstruction
1
1总则
1.0.1为指导长大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有效控制施工安全风险,减少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保障长大隧道工程建设的安全,编制本指南。
1.0.2本指南适用于以钻爆法为主要开挖手段的新建长大公路隧道工程的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改扩建长大公路隧道工程可参照执行。
1.0.3本指南确定了长大隧道工程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估的工作原则、操作程序、评估方法、风险估测标准和风险评估报告形式要求。
1.0.4长大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等级分为I级(低度风险)、II级(中度风险)、III级(高度风险)、IV级(极高风险)。I、II、III、IV级分别以绿、黄、橙、红示出。安全风险等级要求见表1.0.4。
表1.0.4安全风险等级要求
风险等级
要求
I(低)
风险水平可以接受,当前应对措施有效,不必采取额外技术、管理方面的预防措施。
II(中)
风险水平有条件接受,工程有进一步实施预防措施以提升安全性的必要。
III(高)
风险水平有条件接受,必须实施削减风险的应对措施,并需要准备应急计划。
IV(极高)
风险水平不可接受,必须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将风险等级降低到III级及以下水平;
如果应对措施的代价超出项目法人(业主)的承受能力,则更换方案或放弃项目执行。
1.0.5长大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分为总体风险评估和专项风险评估。总体风险评估是指开工前根据隧道工程地质环境条件、建设规模、结构特点等孕险环境与致灾因子,评估隧道工程整体风险,估测其安全风险等级,属于静态评估。专项风险评估是指将总体风险评估等级为III级(高度风险)及以上隧道工程中施工作业活动(或施工区域)作为评估对象,根据其作业风险特点以及类似工程事故情况,进行风险源普查,并针对其中的重大风险源进行量化评估,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属于动态评估。
1.0.6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应根据项目工程特点,选择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估方法(常用
2
评估方法见本指南附录A)。
1.0.7本指南主要依据《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现行《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第3部分:隧道工程》JT/T1375.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T3660和《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F90等标准的原则制定。
1.0.8本指南规定了长大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的通用原则,考虑到工程个案间差异性较大,具体评估时可对评估指标、分级标准、评估方法等进行相应改进。
1.0.9长大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除应遵守本指南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现行标准等规定。
3
2术语
2.0.1风险risk
不利事件或事故发生的概率(频率)及其损失的组合。2.0.2事故accident
可能造成工程发生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环境影响、工期延误或工程耐久性降低等不利事件。本指南重点考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事故。
2.0.3风险因素riskfactors
也可称为致险因子,是指导致风险发生的各种主客观的直接因素、危险事件或人员错误行为的统称。
2.0.4风险损失riskloss
工程建设过程中任何潜在的或外在的不利影响、破坏或损失,包括人员伤亡、环境影响、经济损失和工期延误等。
2.0.5风险界定riskdelineation
分析工程建设风险管理目标及对象,划分风险评估单元。2.0.6风险辨识riskidentification
调查识别工程建设中潜在的风险类型、发生地点、时间及原因,并进行筛选、分类。2.0.7风险估测riskevaluation
采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进行估算,并根据风险分级标准和接受准则,对工程风险进行等级分析、危害性评定和风险排序过程。
2.0.8总体风险评估generalsafetyriskassessment
以整个隧道工程为评估对象,根据施工前的风险主控因素、建设规模、地质条件、洞口特征、年均降水量和资料完整性等,评估隧道工程施工的整体风险,确定其安全风险等级并提出控制措施建议。
2.0.9专项风险评估specificriskassessment
以施工区段为评估对象,根据隧道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