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对休闲的重要性.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師資培育中心-健康教育
競技系 施鉞祥
前言
國人忙於工作輸於運動,運動風氣跟文化有息息相關,國人重於物質上的生活,忽略了人的本質,從教育中就可以看出來,過去是五育並重,現在是智育優先,連運動都忽略了,更別再說其他的。所以現在我們要把運動融入生活休閒中,這就是我們國人現在要多多改進的地方,平常忙與工作沒時間運動假日又沒有運動的習慣,我們國人可以學學假日去參於運動活動或是帶小孩去看球賽當作是休閒娛樂,這都是現在面臨到的問題。
定義
「 休 閒 」 一 詞 係 源 自 拉 丁 語 中 的 licere, 其 原 意 是 指 「 被 允 許 」(to be Permitted),而 licere 又係源自schole 是指擺脫生產勞動以後的自由時間或自由活動(許義雄,1980)。而陳思倫等人(1996)則以為從 Licese 可引申為法文的 Leisir,意指自由時間(free time),和英文字 License,意指許可;另從中文字義的解釋來看,「休」者休養精神,故休之本意指作息止解,有休息、休養等待的意思(引自林建地,1996;高樹藩,1999);「閒」者稍暇,所以「閒暇」有安閒、閒逸之意(引自林建地,1996),綜合字源而言,休閒可說是行動的自由。
運動的英文「sport」在字義上解釋,含有「散心」與「休息」之意,由原來工作崗位把重心移到其他的地方(陳定雄,1990),絕非「放假休息,沒有事做」,而是具有自願、娛樂、遊戲與非工作性質(陳定雄,1994)。而休閒活動的一種型態且附加有強健體魄的功效,
定義為在休閒時間內,以動態性身體活動為方式,所選擇具有健身性、
遊戲性、娛樂性、消遣性、創造性、放鬆性,以達身心健康,紓解壓力為目的之運動(不包括觀賞運動比賽)。陳鴻雁、楊志顯(1999)認為「休閒運動」泛指因興趣、健康、娛樂、服務、交際、打發時間等非因工作或其他生活需要,所從事以身體動作之練習或操作為主要型態的活動。
總而言之,「休閒運動」意指個體在工作之餘的自由閒暇時間,依個人自由意志與興趣,參與健身性、遊戲性、娛樂性、消遣性、創造性、放鬆性之動態型體能性之肢體活動,藉此以達到紓解壓力、增進個體健康、滿足心理及促進與社會交流之功用。
運動對休閒個體而言,確實有助於身心健康發展,除此之外,在工作職場而言,則有助於工作壓力紓解、消除疲勞及減少疾病發生,這都是有助於提昇工作效率之正面效益。因此,在職場中無論是領導管理或是勞動階層,每位成員都應當重視個體休閒運動參與,除有助於個體身心健康發展外,亦可促進組織內部和諧氣氛、增進工作績效,提高生產力。在忙碌緊湊的生活步調中,抽出空閒來從事休閒運動,這對某些職場人員來說的確是一個難題,從「休閒運動」的定義可知,在時間上除「閒暇」時間外,在空間上並沒有特定限制,意即在「閒暇時間」內之任何場所均可從事休閒運動參與。在工作職場環境,如何積極推展參與休閒運動的個人習慣與組織風氣,在個體方面,除工作下班後一般型態的休閒運動參與外,亦可利用其他空閒時間,如減少搭乘交通工具,而採以走路、快步或騎腳踏車上、下班方式,或減少使用電梯上下樓層,改採登階步行方式,甚至居家觀賞電視可之同時實施肌肉伸展操或瑜珈,以及藉由居家、辦公場所及社區環境清潔工作,以增加個體勞動機會等,都是創造個體參與休閒運動的機會與時間;另外在組織方面,可藉由團體性休閒運動舉辦,如郊外踏青、旅遊、自強活動等,藉以紓解工作壓力,並營造組織成員間之和諧氣氛,增進彼此間情感,進而產生對組織之向心力,發揮高生產力,這對個體與組織而言都有正面的收益。
結論
運動對休閒個體在工作壓力紓解及身心健康上具有相當大的助益,惟現代人為適應整體社會結構的改變,致使個人生活步調緊湊忙碌,在日常生活時間規劃與運用,往往著重於個人事業發展為優先考量,而
忽略去參與休閒運動,一旦個體身心健康出了問題,才驚覺運動對身體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幸運者,藉由運動的參與而逐漸使個體身心健康恢復;不幸者,可能導致疾病纏身,甚至失去寶貴的生命。
現代人常以「工作忙碌、沒時間」為由,失去參與休閒運動的機會,這樣的辛勤努力工作卻換得失去個體的身心健康狀況,身為職場成員的每一份子都應當審慎思考與評估,在每天工作之餘都能有固定的時間從事休閒運動,一方面藉由休閒運動的參與紓解一天來的工作壓力、一方面亦可促進個人身心健康,對個體與組織而言皆能發揮實質的效益與展現。
參考文獻
許義雄(1980)。休閒的意義、內容及其方法。體育學報,2 期,27-40 頁。
陳思倫等人(1996)。休閒遊憩概論。臺北:空中大學。
林建地(1996)。我國青少年休閒活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高樹藩(1999)。正中形意義綜合大字典。台北市:正中書局。
陳定雄(199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