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32T 1945-2011 豇豆大棚早春栽培技术规程 .docx

发布:2025-03-10约3.02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20B31

备案号:31608-2011

江苏

DB32

方标准DB32/T1945-2011

豇豆大棚早春栽培技术规程Cultivationtechnicalregulationofcowpea

(VignasesquipedalisWight.)inearlyspringplasticgreenhouse

2011-11-10发布2012-01-10实施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2/T1945-2011

前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编制。

本标准由苏州市农委、苏州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太仓市作物栽培指导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云娣、朱晓峰、顾丽、陈艳、吴梅、沈文忠、陈红燕、徐君敏。

DB32/T1945-2011

1

豇豆大棚早春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棚早春豇豆生产的有关产地环境要求、生产技术管理措施、病虫害防治和记录档案。本标准适用于大棚早春豇豆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部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部分。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4404.2-2010粮食作物种子豆类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496-2010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5294-2004无公害食品设施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3产地环境

应符合NY5294规定。

4生产技术措施

4.1保护设施

早春豇豆生产上采用的设施包括:塑料大棚以及多层覆盖保温材料等。

4.2田块选择

选择肥沃、疏松、富含有机质、保肥保水性能好、能灌能排的微酸性、两年内未种植豆科作物的砂壤土田块。

4.3播种

4.3.1种子质量

质量符合GB4404.2要求的种子。

4.3.2品种选择

宜选用长势强、分枝性弱、熟性早、抗逆性强、优质、丰产,对光周期不敏感的品种,如选择泰国豆角王、早生王等品种。

DB32/T1945-2011

2

4.3.3播种时间

根据气候条件、品种特性、耕作制度,适期播种。大棚设施早春豇豆在1月中下旬选择晴好天气播种。

4.3.4播种量

每666.7㎡播种量为2kg。

4.4育苗

4.4.1营养土配制

用无病菌的肥沃园土6份、腐熟优质厩肥4份,然后加过磷酸钙0.1%、草木灰0.1%混合均匀,或用育苗专用基质。

4.4.2苗床准备

在大棚内清理杂物,整平床地,作畦宽1.2m,沟宽0.3m,沟深10cm,畦面按每平方米80w~100w铺设电热丝。

4.4.3播种方法

将营养钵或穴盘置于电热丝上,将干籽点播于营养钵或穴盘中,每穴2粒。然后覆盖营养土2cm厚,浇足水分。再把薄膜直接覆盖在营养钵或穴盘上,用1.8m长毛竹片搭建小环棚,覆盖薄膜与无纺布或草帘。

4.4.4苗期管理4.4.4.1揭膜

当有40%种子出土后,及时揭去地膜。4.4.4.2温度管理

出苗前不进行通风换气,出苗率达到85%以后开始通风降湿,方法是上午9点以后揭去无纺布或草帘,小环棚两头先开通风口,再开侧面通风口,下午3点封闭通风口并盖好无纺布。白天温度控制在28℃~30℃,夜间不低于15℃。

定植前4d~5d炼苗,白天揭去无纺布,由两侧向上逐步揭膜,风口由小变大,温度控制在20℃~25℃,夜间仍需覆盖薄膜与无纺布,温度13℃~15℃。

4.5定植

4.5.1定植时间

苗龄在20d~25d,第一复叶展开前定植。

4.5.2定植前的准备4.5.2.1整地

前茬清理后进行耕翻整地,耕深15cm~20cm。作畦宽80cm~90cm,沟宽35cm~40cm,沟深15cm。4.5.2.2施足基肥

DB32/T1945-2011

3

使用肥料应符合NY/T496-2010的规定。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每666.7m2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1500kg~2000kg,加45%三元复合肥50kg。

4.5.2.3覆盖地膜

采用膜下滴灌,畦面中央铺好滴管后及时覆盖地膜。

4.5.3定植密度

每667㎡3000穴~3500穴,进行宽窄行定植,大行70cm,小行50cm,株距30cm。

4.6田间管理

4.6.1温度管理

移栽后大棚内增设二层膜,缓苗期温度控制在白天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