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试题及解析.docx
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真题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建筑钢材性能指标中,不属于拉伸性能的是()。
A.屈服强度
B.抗拉强度
C.疲劳强度
D.伸长率
答案:C
解析:建筑钢材拉伸性能的指标包括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屈服强度是结构设计中钢材强度的取值依据。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之比(强屈比)是评价钢材使用可靠性的一个参数。伸长率是钢材发生断裂时所能承受永久变形的能力。而疲劳强度是钢材在交变荷载反复作用下,在规定的周期内不发生断裂的最大应力,不属于拉伸性能指标。
2.关于建筑石膏技术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凝结硬化快
B.硬化时体积微膨胀
C.硬化后孔隙率高
D.防火性能差
答案:D
解析:建筑石膏的技术性质有:凝结硬化快,一般初凝时间为几分钟至十几分钟,终凝时间在半小时以内,大约一星期完全硬化;硬化时体积微膨胀,这一特性使石膏制品表面光滑、尺寸精确、形体饱满、装饰性好;硬化后孔隙率高,表观密度小,保温隔热、吸声性好;防火性能好,石膏制品在遇火灾时,二水石膏将脱出结晶水,吸热蒸发,并在制品表面形成蒸汽幕和脱水物隔热层,可有效减少火焰对内部结构的危害。所以选项D错误。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1.下列影响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整体稳定性的因素中,属于主要影响因素的有()。
A.立杆的间距
B.立杆的接长方式
C.水平杆的步距
D.水平杆的接长方式
E.连墙件的设置
答案:ABCE
解析:影响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整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立杆间距、水平杆步距、立杆接长、连墙件的连接、扣件的紧固程度等。立杆的间距大小直接影响脚手架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立杆接长方式不当可能导致立杆的承载能力下降;水平杆步距过大,会降低脚手架的横向刚度,影响稳定性;连墙件是将脚手架与建筑物连接在一起的构件,它能增强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而水平杆的接长方式对整体稳定性的影响相对较小。
2.关于屋面防水工程的做法,正确的有()。
A.平屋面采用结构找坡,坡度2%
B.前后两遍的防水涂膜相互垂直涂布
C.上下层卷材相互垂直铺贴
D.采用先低跨后高跨、先近后远的次序铺贴连续多跨的屋面卷材
E.采用搭接法铺贴卷材
答案:BE
解析:平屋面采用结构找坡不应小于3%,采用材料找坡宜为2%,所以选项A错误;前后两遍的防水涂膜相互垂直涂布,可保证防水效果,选项B正确;上下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以免影响防水性能,选项C错误;屋面卷材铺贴应采用先高跨后低跨、先远后近的次序,选项D错误;卷材铺贴可采用搭接法,搭接宽度应符合规范要求,选项E正确。
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建筑物的围护体系中,()是分隔室内外空间的围护结构。
答案:外墙
解析:建筑物的围护体系由屋面、外墙、门、窗等组成,其中外墙是分隔室内外空间的围护结构,它不仅要承受自身重量,还要抵御风、雨、雪等自然环境的侵袭,起到保温、隔热、防水、隔声等作用。
2.混凝土的耐久性包括抗渗性、抗冻性、()、抗碳化性和碱骨料反应等性能。
答案:抗侵蚀性
解析: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混凝土在所处环境及使用条件下经久耐用的性能。抗渗性是指混凝土抵抗压力水渗透的能力;抗冻性是指混凝土在吸水饱和状态下,能经受多次冻融循环而不破坏,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抗侵蚀性是指混凝土抵抗环境介质侵蚀的能力;抗碳化性是指混凝土抵抗空气中二氧化碳的碳化作用的能力;碱骨料反应是指水泥中的碱性氧化物与骨料中的活性二氧化硅等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混凝土膨胀、开裂甚至破坏的现象。
3.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可能出现适筋、超筋、少筋等三种不同性质的破坏,()破坏属于塑性破坏。
答案:适筋
解析:适筋梁破坏时,受拉钢筋先屈服,然后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梁破坏前有明显的预兆,裂缝和变形急剧发展,属于塑性破坏。超筋梁破坏时,受压区混凝土先被压碎,而受拉钢筋尚未屈服,破坏前没有明显的预兆,属于脆性破坏。少筋梁破坏时,一旦出现裂缝,钢筋立即屈服甚至被拉断,梁的破坏突然发生,也属于脆性破坏。
4.当梁中配有按计算需要的纵向受压钢筋时,箍筋应做成(),且弯钩直线段长度不应小于5d,d为箍筋直径。
答案:封闭式
解析:当梁中配有按计算需要的纵向受压钢筋时,箍筋应做成封闭式,以保证对受压钢筋的约束作用。箍筋弯钩直线段长度不应小于5d,d为箍筋直径,这样可以保证箍筋的锚固效果,增强梁的抗剪性能。
5.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