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技术指南-李成名.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主 要 内 容
1 必要性
23 意见听取及处理情况
3 内容结构
43 主要内容
5 在量变上的比较
36 在质变上的比较
7 一个有益的探索
地理空间框架即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是城市信
息化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的、根本性的信息资源,
发展以法定的、统一的地理空间框架为基础,整合
人口、法人、经济、社会、文化等信息内容,是城
市信息化的必然要求。
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有320 (地级)、100多个 (县级)城市开展了建设工
作,其中158 (地级)、60多个(县级)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成并投入使用,
开发了2000多个应用系统,惠及国土、规划、房产、公安等众多领域。
视频、感应等设备
—— 空间位置上图
—— 播放实时信息
—— 缺乏信息提取
—— 未能有机整合
—— 没有深入应用
0 10 1…
房产
0 1 0 1 … 宿主、寄存
规划
0 1 0 1 …
环保
注
册
调
用 公共平台
千万、亿瓦片
县测绘分节点
0 1 0 1 …
地名
0 1 0 1 …
水利
市测绘主节点
… …
0 10 1…
0 10 1…
工商
系统、专题数据本地化
公安 统战、纪委、发改委、工会、工商、税务……
原有公共平台
优点:通用,反映了共性需求
缺点:缺乏个性化定制能力
二次开发
零码组装
标准服务
在线地图 运维管理
云计算、物联网等相关技术的进步给数字走向智慧提供了可能
无线网
互联网
RFID
技术发展
2008年IBM总裁彭明盛提出“智慧地球”,实现“更透彻的感
知、更广泛的互联互通、更全面的智能化” 。
巴西里约热内卢建立了应急反应智能系统,智能化发展
取得革命性进展。
IBM 与我国部分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