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小牙刷教学设计.doc
健康小牙刷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认识牙刷的基本结构,包括刷头、刷毛、刷柄等部分。
-了解不同类型牙刷(如儿童牙刷、成人牙刷)的特点差异。
-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如巴氏刷牙法的基本步骤。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口腔健康的重视意识,养成每天刷牙的良好习惯。
-激发学生探索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兴趣。
3.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牙刷,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在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中,锻炼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认识牙刷的结构和种类。
-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2.教学难点
-理解不同类型牙刷特点与口腔健康需求的关系。
-让学生熟练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并能坚持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
1.探究式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来探究牙刷的相关知识。
2.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和实践操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教师展示一个神秘的小盒子,对学生说:“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秘的小盒子,里面装着一个我们每天都会用到的东西,它对我们的健康非常重要。大家猜猜是什么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学生可能会猜出各种答案,当有学生猜到是牙刷时,教师打开盒子拿出牙刷。然后说:“没错,就是牙刷。那同学们对牙刷了解多少呢?”
2.牙刷结构探究(15分钟)
-教师将牙刷分发给每个小组(每组一把牙刷),然后提出问题:“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们手中的牙刷,看看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
-学生开始观察并讨论,教师巡视各小组并适时引导:“大家可以从牙刷的头部、中间和尾部去观察哦。”
-小组代表发言,有的小组可能会说:“我们发现牙刷有刷头,上面还有很多刷毛。”教师回应:“非常好,那刷毛有什么特点呢?是软的还是硬的呀?”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还有小组可能会提到刷柄,教师接着问:“刷柄的形状和材质对我们使用牙刷有什么影响呢?”
-教师总结:“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牙刷主要由刷头、刷毛和刷柄组成。刷头的大小、刷毛的软硬和疏密、刷柄的长短和粗细等都会影响我们刷牙的效果。”
3.牙刷种类比较(15分钟)
-教师再拿出几把不同类型的牙刷(儿童牙刷、成人牙刷、电动牙刷等),放在讲台上展示。提问:“现在我们看到了这么多不同的牙刷,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再次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提示:“可以从适用人群、刷毛特点、功能等方面去比较哦。”
-小组汇报讨论结果,例如有小组说:“儿童牙刷刷头比较小,刷毛也比较柔软,因为小朋友的嘴巴比较小,牙齿也比较脆弱。”教师肯定并补充:“非常正确,而且儿童牙刷的手柄通常会设计得比较可爱,这样更吸引小朋友使用。那成人牙刷呢?”另一个小组回答:“成人牙刷刷头大一些,刷毛可能相对硬一点。”教师追问:“那电动牙刷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引导学生思考电动牙刷的工作原理和优势。
-教师总结:“不同类型的牙刷适用于不同的人群,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口腔情况和年龄来选择合适的牙刷。”
4.正确刷牙方法探究(20分钟)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巴氏刷牙法的视频片段(无声),然后说:“同学们,现在我们看到了一种刷牙的方法,但是没有声音,大家能不能根据画面来推测出正确的步骤呢?”
-学生分组讨论并尝试描述步骤,教师在各小组间倾听并给予引导,比如:“你们觉得第一步应该是从哪里开始刷呢?是左边还是右边?”
-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他们推测的刷牙步骤,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和纠正。
-教师再播放有声音的视频,详细讲解巴氏刷牙法的正确步骤:“首先,将牙刷与牙长轴呈45度角指向根尖方向,按照牙龈-牙交界区,使刷毛一部分进入龈沟,一部分铺于龈缘上,尽可能伸入邻间隙内。然后,用轻柔压力,使刷毛在原位进行前后方向短距离的水平颤动4-5次。颤动时牙刷移动约1毫米,每次只刷2-3颗牙。再将牙刷移至下一组牙,最后将口腔牙齿全部清洁完。”
-教师示范正确的刷牙动作,让学生跟着模仿,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动作的准确性。
5.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关于牙刷的很多知识,谁能来说一说呢?”
-学生回顾并回答,教师补充和强调重点:“我们认识了牙刷的结构和种类,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正确的刷牙方法。希望同学们都能爱护自己的口腔健康,每天认真刷牙。”
五、教材分析
六、作业设计
请同学们回家后,用今天学到的正确刷牙方法刷牙,并拍摄一段小视频(不超过2分钟),记录自己刷牙的过程。同时,在视频中简单介绍一下自己使用的牙刷类型以及为什么选择这种牙刷。第二天带到学校与同学们分享。
七、结语
同学们,口腔健康是我们整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把小小的牙刷虽然看起来不起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