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APG40维护操作流程(完整版).doc

发布:2015-09-11约2.06万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APG40维护操作流程 一、APG硬件结构和基本原理 APG的外观 AP NODE板的类型 AP的内部连线 AP的外部连线 APG40使用WINDOWS NT作为操作平台,和传统的IOG一样,一个APG40也包 括NODE A和NODE B。在MSC上AP1和AP2相当于IOG的SPG0和SPG1。 每个NODE由四块板组成,CPCI730板类似于平时我们使用的电脑主板,包含有一块PII 500 CPU和768M物理内存、硬盘、COM口、VGA接口、显卡、键盘和鼠标接口等。VGA口用于接显示器,键盘和鼠标口共用,通过转换线一分二用。CPCI730上的硬盘C、D、E、F四个分区,C区安装的是WINDOWS NT和CLUSTER SERVER等应用软件,相当于IOG的SP SOFTWARE,D区完全是一个C区的镜像备份,用于恢复系统(备份及恢复系统流程请见后文叙述)。在VGA接上显示器即可以显示出WINDOWS NT系统的操作窗口,再通过键盘和鼠标可以对APG40进行最直接的操作,此方法只在重新CLONE APG系统时需要用到,维护中可用PCAnywhere远程连接APG系统进行维护。 PM 3757 板相当于一个RAID 控制器,RAID功能是将两个(或两组)硬盘合而为一,即将NODE A和NODE B的PSU/HDD板两组SCSI硬盘用RAID组合,RAID硬盘由ACTIVE NODE控制,两边NODE的硬盘同时更新数据实现备份功能,只能在ACTIVE NODE的WINDOWS NT中可以看到RAID的硬盘分区(如J、K、L、M、R、S分区),当ACTIVE NODE系统出现问题时,另一边PASSIVE的NODE变为ACTIVE状态,RAID硬盘交由新的ACTIVE NODE控制。另外,当一边NODE的RAID硬盘坏且该NODE为ACTIVE时。另一个NODE的自动变为ACTIVE,且该NODE的RAID硬盘能正常工作,但不能实现备份功能。RAID硬盘是存贮交换局数据如CP DUMP、TTFILE等。RAID硬盘的管理和维护由应用软件CLUSTER SERVER实现,每个NODE相当于一个CLUSTER GROUP。 PM 3757 板底部是四个网卡的以太网口,下面两个是用于A/B NODE交叉连接(,用于A/B两个NODE进行通信。第一个相当于IOG的LOCAL PORT,配有固定的IP地址(注意:所以APG NODE的LOCAL IP都是)。通过交叉网线(每个AP都有配原装交叉线放在机柜中)可以通过在WINFIOL中设置TCP/IP协议的连接参数后进入AP的本地模式。第二个以太网口的IP地址每个交换局统一分配,通过网线连到一个交换机,通过小交换机可以连接很多其他的终端(LCT)。如果是AP2则第二个网口是连接到计费中心的。 LBB-AM板由PCM SLOT通过SDLC(Signalling Terminal Open Communication)和MAU相连,并连到内部告警以接收内部告警输出。 PSU/HDD板包括三个18G的SCSI硬盘、一个磁带机(DAT)、电源接口、外部告警接口和两个SCSI接口。两边NODE的SCSI接口交叉互连,用于两边NODE的硬盘进行数据交换,(区别于PM3757上的最下面的两个以太网口),NODE A和NODE B的两组硬盘组成RAID结构。外部告警接口接收电源、环境等外部告警。 二、连接APG的方法 在上一节介绍过,在PM 3757板有四个以太网口,下面两个是用于NODE A与NODEB互连(Heartbeat Cable)。上面第一个口是本地维护端口,用交叉线连接,所有AP NODE固定IP为。第二个是维护端口,每个NODE固定一个IP,以YTMSC4 AP1为例, NODE A: NODE B:,此外每个AP还有一个虚拟IP, CLUSTER IP:,当连接虚拟IP地址时,总是连到ACTIVE的NODE,可以保证无论是NODE A或NODE B是ACTIVE,连接虚拟IP地址总能连到ACTIVE的一边(因为只有在ACTIVE边才能进入CP操作模式)。这样,当前的ACTIVE NODE出现问题不正常工作而另一NODE变为ACTIVE时,我们不用改变任何设置即可连到ACTIVE NODE。 1、使用WINFIOL连接 将NODE A与NODE B的维护端口(第二个网口)都用直连网线连接到HUB上,然后由HUB引出网线连接维护终端。(参考局域网组建方法) 在本地网络属性里设定IP地址。如在大海阳机楼,则需设置IP:10.15.192.XXX ,子网掩码:,网关:(可省略);如在创进机楼,则需设置IP:10.15.194.XXX,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