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磨健锋微信朋友圈图片分享与形象塑造文献综述.docx

发布:2017-03-23约4.08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微信朋友圈图片分享与形象塑造文献综述2011年1月21日腾讯公司推出微信,人们通过微信可以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文字,并且还可以实现多人群聊。2011年3月21日,微信推出1.2版,将重心转向了图片分享。2012年4月19日,微信4.0推出“朋友圈”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朋友圈发表图片和文字,同时可通过其他软件将文章或者音乐分享到朋友圈。用户可以对好友新发的照片进行“评论”或“点赞”,用户只能看相同好友的评论或赞。用户想要发布朋友圈动态时,点击右上角的相机图标,可以从手机相册中选择图片,也可以拍照。如果想要发布纯文字动态,必须长按右上角的相机图标。我们从朋友圈这样的设置可以看出,微信朋友圈把图片发布放在第一位。2016年发布的《微信数据化报告》显示,58%的人每天都会刷刷朋友圈,61.4%用户每次打开微信必刷“朋友圈”,而从来不看朋友圈的微信用户仅为1.3%。对朋友圈中多样性的各类信息,用户喜欢图片、文字及小视频类内容,喜欢浏览这三类内容的用户分别占比50.7%、50%、45.2%。由此可见,刷朋友圈成为用户会使用最多的功能,并且图片又是朋友圈中最受欢迎的信息之一,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动态来展现自己。文献综述相关理论镜中我理论库利在杜威的基础上,发展了“镜中自我”理论。他认为,交流的需要是基本的人性特点。人类有一种天生的学习能力,这一学习则是通过与他人交流实现的。他将社会互动看做人们互相的“想象”,包括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和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我们设想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并做出行为后,设想或理解他人对自己行为做出的评价,我们再根据对他人的评价的想象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并据此做出下一步反应。因此,个体会为了获得更多承认和赏识,就会运用各种“伪饰”进行自我展示,如通过展示给人们自己看什么样的书,穿什么风格的服饰,结交什么类型或则层次的朋友,给人不同的形象。这种“伪饰”作为人与人交往过程中的一种“面具”,就如乔治·桑塔耶那(George Santayana)所说,“面具”也许就是“吸引人的表达方式”。不论是来自哪种职业或何种阶层,个体总是本能地在日常交往中展现自己最理想化的形象。这种冲动,往往是无意识的,却能达到使人信以为真的效果。 “主我”与“客我”米德(Mead,George Herbert)认为,个体的心灵本质是社会性的。区别于“身体”的“自我”可以分解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即“主我”(I)和“宾我”(Me)。“主我”是有机体对其他人的态度做出的反应;“客我”则是一个人自己采取得一组有组织的其他人的态度。代表本能的、自然的、自主的“主我”同通过观察社会上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角色期待而后进行自我反思的“客我”,并以这样的形式进行对话和互动从而塑造统一的社会自我。微信使用者的线上与线下的交往过程,就是“主我”与“客我”的不断互动并重塑新的自我,构筑与周围的物理世界平行的“自我的社会世界”的过程。拟剧论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中用戏剧技巧和舞台控制理论来分析微观社会中个体的互动行为。他从个体在交往过程中对情境控制的共同方式出发,研究个体如何控制他人对“当下情境的印象”及有关的共同偶然因素。戈夫曼用“表演”(perform,也作展演)一词来指代“个体持续面对一组特定观察者时所表现的、并对那些观察者产生了某些影响的全部行为”。用“前台”来指代个体表演中以一般的和固定的方式有规律地为观察者定义情境的那一部分有意无意使用的表达性装备。微信朋友圈则具有这种“装备”功能(sign-equipment),人们通过朋友圈使个人的日常表演得以美化。个体在使用过程中以直观、即时地从他人的反馈中修正、调整自己的行为和形象。如果遭遇挑衅或障碍,个体还会改变其行为,倾向于迎合那些在社会中得到正式承认的价值。个体不但能通过这种迎合展现更“理想化”的形象,不断扩大影响力,而且这种无意识的冲动使用,常常使人信以为真。符号互动论符号互动论由/view/2398.htm美国社会学家/view/1463310.htm米德(G.H.Mead)创立,并由他的学生布鲁默于1937年正式提出。符号是指所有能代表人的某种意义的事物,比如语言、文字、图片、动作、物品甚至场景等。该理论认为,在个体的互动中有待于协商的中心对象是身份和身份的意义,个人和他人并不存在于人自身之中,而是存在于互动本身之中。通过符号的互动,人们形成和改变自我概念,建立和发展自我形象,处理和应对外在变化。微信用户正是通过昵称、 签名、图片与言谈等有意而为的意义“符号”,传达和建立自己的形象。相关研究通过知网、百度学术等文献搜索平台查询的情况来看看,不管是国内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