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体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早期筛查.ppt

发布:2019-11-01约3.04千字共5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髋臼上缘发育差,假臼 0~6 个月的治疗 Pavlik 挽具(吊带 ) 前侧带:维持髋屈曲100° 横带:乳头水平 后侧带:维持髋关节外展≈70° 确认脱位复位标准: ① Barlow试验确定充分稳定; ②患儿俯卧位,触摸大粗隆,双侧对称; ③ X线摄片或超声检查,股骨颈正对Y型软骨。 佩戴时间:取决于确诊年龄和髋关节不稳定程度。 一般是全天穿戴,至获得稳定髋关节(Ortolani和Barlow试验阳性)后继续2月左右,然后每天去除连衣挽具2小时,每2~4周将取下的时间增加1倍,最后仅需夜间穿戴,直到X线显示髋关节正常为止。 0~6个月DDH的治疗 Pavlik 挽具(吊带 ) 生后~3个月:成功率>90% 3个月~6个月:成功率>75% 年龄大于6个月:成功率<50% 6月~2岁的治疗 人体位固定: 屈髋110 °, 外展70° 术中关节造影、术后普通CT: 同心圆复位 DDH的筛查方法 高危因素 臀位 女孩 第一胎 有家族史 斜颈 足部畸形(图示为足外翻) 髋关节有弹响 持续存在的皮纹不对称 婴儿期筛查方法 首先了解孩子是否有患DDH的高危因素 观察(同新生儿): 1、大腿,腹股沟和臀部的皮纹是否对称 2、臀部是否一侧增宽 3、双侧下肢是否等长 4、一侧下肢是否总处于外旋位置 5、一侧肢体是否活动较少 婴儿期筛查方法 1、Ortolani试验 2、Allis征 左侧Ortolani试验阳性 学步儿童筛查方法 1、跛行 2、站姿异常:腰椎前突,臀部后翘 (见图示) 3、川德伦堡(Trendelenburg)试验 :阳性 学步儿童筛查方法 川德伦堡(Trendelenburg)试验:单足站立,抬起另一足时,身体倾斜向患侧,即为阳性。 筛查方法 新生儿B超筛查:部分欧洲发达国家,我国最早天津和上海 高危因素新生儿B超筛查:美国,加拿大 临床检查筛查法:最重要的检查方法是下肢不等长(Allis征),髋关节外展受限,以及大腿和臀部皮纹不对称 X线检查筛查法:不适合于新生儿,有放射危害,一般用于6个月以上婴幼儿 DDH的筛查流程 DDH筛查流程 治疗措施 对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治疗应强调早期诊断,婴儿期的治疗效果最佳,年龄越大效果越差,一般认为2~3岁后治疗,即使非常成功。于35岁以后,都将发生髋关节痛,因此大多数学者强调要对新生儿进行普查,以便早期诊断与治疗是获得痊愈的重要措施。 问题与展望 年龄越小、治疗方案越简单、成本越低、效果越好 成年后:早发骨性关节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是关节置换术的常见原因之一 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同心圆复位 避免和降低致残率的关键 社区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早期筛查 流行病学特点 最常见的髋关节疾患:发病率为1~3.4‰ 男:女之比为1:4.75或1:8 习惯背婴儿的民族发生率低;喜欢用捆绑方法的民族,其发生率明显增高。 冬季出生的婴儿,其发生率明显增高。 白种人〉黑种人; 中国北方〉南方; 女孩〉男孩 ; 臀位产较头位产高10倍; 剖腹产较阴道产高; 剖腹产中体重重的婴儿发病率高。 发病率 病 因 尚未明了 胚胎学说:原始的胚胎缺陷 韧带松弛学说 :雌激素 宫内位置学说 :臀位、羊水少 基因畸形:家族史(12-30%) 产后位置: 襁褓法? 风俗习惯? 高危因素 臀位、女孩 第一胎 有家族史 斜颈、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双胞胎 应常规检查髋关节 发育性髋脱位诊断 (1)1岁以内 早期诊断—治疗最佳时期 常用检查方法(症状与体征) (1) 一侧下肢活动少,蹬踩力量小于对侧。更换尿布或洗澡时可及弹响。 (2)外观与皮纹 患侧臀部增宽,臀纹和腹股沟褶纹不对称,患侧升高,整个下肢缩短或外旋。 (3)股动脉搏动减弱 股骨头脱位后股动脉衬托消失,所以股动脉搏动减弱,股三角空虚。 单侧患儿双下肢不对称:患侧臀部增宽,腹股沟纹变短,臀纹升高或数量增多。 臀部增宽, 臀纹不对称,患侧升高 下肢缩短 发育性髋脱位诊断 (1)1岁以内 (4)Allis征阳性 患儿仰卧屈髋屈膝,双足平放床上,双踝靠拢可见双膝高低不等,低者为脱位侧,这是股骨头脱位上移所致。 Allis征阳性左侧 (5)Ortolani征或外展试验 患儿平卧,屈髋屈膝各90o,检查者两手握住膝关节同时外展外旋,正常小儿双膝外侧面可触及床面,如不能触及床面说明内收肌紧张,称外展试验阳性。当外展至一定程度突然弹跳,则外展可达90o,称为Ortolani征阳性,是髋脱位最重要体征。此法可靠,是新生儿3个月普查时重要检查方法。 Ortolani征:是新生儿普查最重要的方法。 ? 外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