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项目风险与应对.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PP项目风险与应对
一、风险分配原则
按照风险应由最适宜承担该风险或最有能力进行损失控制的一方承担原则,工程建设、运营维护风险由中标的投资人承担,融资风险由本项目的投资人承担,法律、政策风险由市政府承担,不可抗力等风险由各方共同承担。
二、风险分担方案
本项目的建设内容较多,涉及征地拆迁、场地平整、市政配套设施建设、公共设施建设和安置房建设等内容,且投资额大,实施周期长,涉及的利益相关者较多,社会影响面较大,全面识别和妥善处理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各种风险是实现项目落地、维护公共利益的得要保障。根据风险分配的原则,确定风险分担方案如表2-1:
表2-1项目风险分担方案
风险因素
分组
风险因素
双方共担
政府
项目公司
政府出资人代表
社会资本
设计
政府部门要求改变项目功能性要求
√
合同实施时,项目公司提出一个比较经济的施工或运营方案,致使项目功能性要求改变
√
√
设计缺陷
√
融资
在投标截止日到签署特许经营权合同期间,贷款利率提高
√
√
签署特许经营权合同之后,贷款利率提高
√
√
通货膨胀率比预期的高
√
√
初级债务再融资产生的利润
√
融资未及时到位
√
√
政府方要求赶工期而导致的项目公司融资成本增加
√
建设
在特许经营权合同谈判期间,项目公司被要求增加投资,致使进度延误,成本超支
√
建设费用超支
√
√
建设质量不合格
√
√
过多的合同变更
√
√
分包商/供应商的违约
√
√
在基础工程施工时,发现文物
√
完工时间延后
√
√
运营
运营费用超支
√
√
运营收入低于预期
√
√
低运营生产能力
√
√
维护费用高于预期
√
√
维护要比预期频繁
√
√
由于恐怖袭击而关闭
√
政府部门人员的过失,导致迟延支付补贴
√
移交
移交的资产不达标
√
√
特许经营期满后,本项目仍可以继续工作,但已经不能满足即时的新要求了
√
政治和
政府政策
资产征用
√
政府决定过程的低效率
√
很强的政治反对/不友好
√
法律
一个特殊的法律出台,要求改变设计指标,进而导致设计发生改变
√
税收政策的变化
√
√
对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授予项目公司的特许经营权进行追索
√
自然
不可抗力
√
地质条件
√
气候
√
环境
√
三、风险应对措施
针对项目实施过程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制如风险应对措施如表2-2。
表2-2项目风险应对措施
设计风险、建设风险
加强建设期监管(资金、工期、质量、安全)
强制保险方案
建立履约保函体系
融资风险、运营风险
完善政府支付方式和项目汇报机制
建立绩效考核收费的调价机制
明确社会资本承担的公共责任、产出说明
完善保险与保函、临时接管、移交
法律风险、政策风险
建立法律政策变更的解决机制
科学规划与配套建设、政府支付方式和项目汇报机制
社会资本选择风险
增加社会投资人的竞争性、做好资格审查工作
政治风险、宏观经济风险和不可抗力风险
制定应急处置预案
明确临时接管和提前终止的条件
强制保险方案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