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化工原理实验指导讲义1.doc

发布:2017-09-15约3.5万字共7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验一 流体流型(雷诺)实验 1 实验二 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 4 实验三 流量计性能测定实验 9 1. 设备参数 11 实验流程示意图见图3 12 图3 流量计实验流程示意图 13 实验四 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 16 实验五 恒压过滤参数的测定 21 实验六 空气-水蒸汽对流给热系数测定 29 实验七 筛板塔精馏实验 38 实验八 填料塔吸收传质系数的测定 44 实验九 萃取塔实验 48 实验十 微滤膜和超滤膜分离实验 56 实验十一 纳滤膜、反渗透膜分离实验 60 实验十二 干燥速率曲线测定实验 64 实验一 流体流型(雷诺)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观察流体在管内流动的两种不同流型。 2.测定临界雷诺数。 二、基本原理 流体流动有两种不同型态,即层流(滞流)和湍流(紊流)。流体作层流流动时,流体质点作平行于管轴的直线运动,且在径向无脉动;流体作湍流流动时,流体质点除沿管轴方向向前运动外,还在径向作脉动运动,在宏观上显示出紊乱地向各个方向作不规则的运动。 流体流动型态可用雷诺准数来判断,若流体在圆管内流动,则雷诺准数可用下式表示:  (1) 式中:Re —雷诺准数,无因次; d —管子内径,m; u —流体在管内的平均流速,m/s; ρ—流体密度,kg/m3; μ—流体粘度;Pa·s。 对于一定温度的流体,在特定的圆管内流动,雷诺准数仅与流体流速有关。本实验通过改变流体在管内的速度,观察在不同雷诺准数下流体的流动型态。一般认为Re(2000时,流动为层流;Re(4000时。流动为湍流;2000Re4000时,流动为过渡流。 三、实验装置及流程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主要由玻璃实验管、流量计、流量调节阀、低位贮水槽、循环水泵、稳压溢流水槽、缓冲水槽等部分组成。 实验前,先将水充满低位贮水槽,关闭流量计后的调节阀,然后启动循环水泵。待水充满稳压溢流水槽后,开启流量计后的调节阀。水由稳压溢流水槽流经缓冲槽、实验管和转子流量计,最后流回低位贮水槽。水流量的大小,可由流量计和调节阀调节。 示踪剂采用红色墨水,它由红墨水贮瓶经连接管和细孔喷嘴,注入实验管。细孔玻璃注射管(或注射针头)位于实验管入口的轴线部位。 图1 流体流型演示实验 1-循环泵,2-流量计,3-实验管,4-溢流稳压槽,5-红墨水储槽, 6-上水管,7-溢流回水管,8-调节阀,9-储水槽。 四、演示操作 1)层流流动型态 试验时,先少许开启调节阀,将流速调至所需要的值。再调节红墨水贮瓶的下口旋塞,并作精细调节,使红墨水的注入流速与实验管中主体流体的流速尽量相适应,一般略低于主体流体的流速为宜。待流动稳定后.记录主体流体的流量。此时,在实验管的轴线上,就可观察到一条平直的红色细流,好像一根拉直的红线一样。 2)湍流流动型态 缓慢地加大调节阀的开度,使水流量平稳地增大。玻璃导管内的流速也随之平稳地增大。可观察到:玻璃导管轴线上呈直线流动的红色细流,开始发生波动。随着流速的增大,红色细流的波动程度也随之增大,最后断裂成一段段的红色细流。当流速继续增大时,红墨水进入实验管后。立即呈烟雾状分散在整个导管内,进而迅速与主体水流混为—体,使整个管内流体染为红色,以致无法辨别红墨水的流线。 注意:实验用的水应清洁,红墨水的密度应与水相当,装置要放置平稳,避免震动。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雷诺演示实验数据原始记录表 实验管规格:Ф20mm2mm 温度: 序号 转子流量计读数/L·h-1 现象 1 …… 8 依据流体温度查出物性参数,如粘度和密度,结合流量计算出相应的雷诺数,并把处理数据结果填于下表。 雷诺演示实验数据处理结果 序号 流量/L·h-1 雷诺数 现象 流动类型 1 …… 8 六.结果讨论 你所观察的流型和相应的雷诺数与理论一致吗?如不,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实验二 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测定流体流经直管、管件和阀门时阻力损失的一般实验方法。 2.测定直管摩擦系数λ与雷诺准数Re的关系,验证在一般湍流区内λ与Re的关系曲线。 3.测定流体流经管件、阀门时的局部阻力系数(。 4.学会涡轮流量计的使用方法。 5.识辨组成管路的各种管件、阀门,并了解其作用。 二、基本原理 流体通过由直管、管件(如三通和弯头等)和阀门等组成的管路系统时,由于粘性剪应力和涡流应力的存在,要损失一定的机械能。流体流经直管时所造成机械能损失称为直管阻力损失。流体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