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畅达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精神抑郁症经验.ppt

发布:2017-08-31约4.99千字共2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西医治疗抑郁症有明显的副作用。近年来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治疗抑郁症有一定的优势,尤其在改善胁肋胀痛、腰酸背痛等躯体症状和睡眠障碍扥方面优于西药。 二、抑郁症的临床表现 主症:以精神障碍为主。如:抑郁心境、精力减退、自我评价低、精神运动迟滞、自杀观念和行为、昼夜节律改变、睡眠障碍、食欲下降、性欲减退。 副症:以躯体症状为主。临床表现不一,有些症状可能不发生,但有些可能很严重,甚至成为患者就诊的主诉。如心血管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身体各体位的疼痛或不适。 本病症状繁多杂变,寒热兼夹,虚实并见。 三、中医对抑郁症的认识 精神抑郁症属中医之郁病、脏躁、百合病、惊悸、癫狂、不寐等病范畴。 《伤寒杂病论》涉及精神抑郁症状的方证不下三四十条,临床除辨证论治外,如何执简驭繁,值得探讨。 畅师指出:该病虽症状繁杂,病变部位涉及多脏腑,但主要由意志乘违或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心神失养;或情志失畅,肝郁化火,,上扰于心所致。心主神明,为君主之官,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而肝体阴而用阳,主藏血及情志,当情感受创,导致肝郁壅盛或不及时,则功能失调,出现谋虑异常。 畅师认为食疗上应以安神解郁健脾为主,又因脾虚生痰,气郁血易滞,临证当随机配用涤痰活血之法,方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 四、探析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汤方出处 《伤寒论》第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痛,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汤方组成及用法 柴胡四两 龙骨、黄芩、生姜(切)、铅丹、人参、桂枝(去皮)、茯苓各一两半,半夏二合半(洗)、大黄二两,牡蛎一两半(熬),大枣六枚(擘)。 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黄,切如棋子,更煮一两沸,去子,温服一升。 汤证传统释义 条文释义 邪陷少阳 胸闷而烦 少阳相火上炎 心神被扰 加之胃热上蒸 惊惕谵语 伤寒八九日 病邪内陷 表里俱病 少阳枢机不利 小便不利 误下 弥漫全身 虚实互见 三焦决渎失职 阳气内郁 一身尽重不可转侧 得宣达于外 汤证传统释义 汤方释义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由小柴胡汤加减变化而成。 小柴胡汤以和解少阳,扶正祛邪为主。 桂枝通阳和表 大黄泻热清里 龙骨、牡蛎、铅丹重镇理情而安神明 茯苓宁心安神并通利小便 邪热弥漫三焦,故去甘草之缓,以专除热之力。 诸药合用,和解少阳,通阳泻热,重镇安神 畅师对本文的理解 该条文中既有精神障碍症状,又有躯体功能障碍之表现,与现代医学之精神抑郁症表现有相合之处,临证可以汤证相对法运用。 如:107条中的“烦惊,谵语”既可归属精神障碍范畴,而条文中的“胸满、一身尽重、不可转侧”则归属躯体功能障碍范畴,并可视为神情倦怠、痴呆木僵之精神症状,也可理解为小柴胡汤证中的“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的引申义。 畅师对汤方的理解 畅师认为:本方寒温并用,补泻同施,疏肝解郁,安神镇惊,与抑郁症病机相合。方中以柴胡、黄芩、大黄疏肝泻热,龙骨、牡蛎、生铁落(铅丹替代品)重镇安神,党参、茯苓益气宁心,枣仁(大枣替代品)养血安神,桂枝、生姜、半夏文阳温中,化痰和胃,振奋脾胃之生化之机,且除重镇寒凉伤胃之弊。 临证加减 铅丹一味固能镇惊安神,然性寒有毒,故临床以生铁落代替,然生铁落现亦不易配备,故笔者以重镇安神,益肾聪耳之磁石代之,亦有佳效。 本类患者多有失眠之症,故临证以重剂枣仁代替大枣。 若舌苔厚腻兼痰阻者,加南星、远志、白矾。 若舌质瘀暗者,加丹参、琥珀。 若无化热之证,去黄芩、大黄,加大桂枝用量。 若郁火较甚,去桂枝,加郁金。 因“郁”为本病之基本病机,故运用时可统加合欢皮或合欢花、忘忧草以解郁安神。 五、相关汤证辨析 大承气汤 见于《伤寒论》。本汤方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均可见心烦、谵语、惊惕不安等症。但承气汤证以阳明腑实、腹部胀满疼痛、大便秘结、潮热、汗出为主症,脉沉实有力;柴胡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