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医院经济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当前医院经济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李晓蕊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辽宁沈阳 110000
【摘 要】目的:分析当前医院经济管理建设面临的问题,探讨构建适应目前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并符合社会公益事业需要经济管理模式。方法:通过分析当前国内医院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应理论、制度缺乏、人才培养、风险意识缺失,找出科学有效的经济管理手段。结果:通过加强医院内控管理,降低财务风险,强化医院预算、提高经济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建立完善的评价考核制度、加强医院管理信息化程度等方法能有效提高医院经济管理水平。结论:科学有效的医院经济管理建设,能够提高管理干部对财务数字的敏感度,准确而理性地做出经济决策。保障国家资产安全,树立医院的良好形象。
【关键词】医院;经济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6-0368-01
经济管理是医院管理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涉及财务核算、预算管理、国有资产管理、效益管理等几方面内容。在现阶段,医院面临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化的挑战,需要加强和完善自身管理水平,提高经济管理效益,才能在改革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然而,由于诸多原因,许多医院没有发挥好经济管理的作用,不能很好的对人、财、物进行管理,影响医院的经济运营和社会形象。
1 目前医院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医院经济管理缺乏有效经济管理制度
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多为收付实现制,入账简单,但不能如实反映实际财务状况,不能对复杂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医院的经济管理制度多年不更新,内容脱节,在财务账务处理、物资采购、招投标及资产保值增值、投资筹资等方面没有编制实施细则,不能很好的指导医院经济运营和资产管理;缺乏明确的资金支出管理审批流程和规定,造成不合理支出。
1.2 医院经济管理缺乏高素质人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化的不断发展,对医院经济管理的要求不能局限在单纯的会计业务方面,而是通过管理就融资、投资、绩效管理等方面向领导提供决策。有些公立医院缺乏竞???机制,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普遍不高,管理干部没有接受过专业系统的相关知识培训,经济意识薄弱又缺乏能力,无论在制定经济管理目标还是编制预算等方面,都显得捉襟见肘。
1.3 医院经济管理缺乏科学理论
财务部门只注重财务账务处理和财务日常事务,很少评价和反馈财务指标,如偿债能力指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营运能力指标(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盈利能力指标(资本金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而这些指标恰恰能够科学全面地对单位财务状况和经济效益作出客观直接的反应和评价。缺乏客观数据支持,经济管理容易变得盲目而没有规划,医院不能很好的平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4 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风险意识较差
一些医院内部监督机制往往流于形式,出现很多财务、经济管理盲点,财务部门人员习惯于听从上级指示,重视年度考核而忽略实际执行过程,为应付工作,提供虚假数据,预算编制粗浅,执行缓慢;许多单位长期账实不符,在建工程长期挂账,常年坏账未处理,资产增值保值的意识很差,如果缺乏监管,以上财务管理信息得不到及时、真实反映,会加大医院经济运营的风险。
2 完善医院经济管理的对策
近些年,国家多次出台政策,强调医院应尽快转变思想,科学管理资金,从运营模式、投资模式以及调整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为迎合社会主义市场化的需要,医院必须尽快加强自我建设,不断推陈出新,建立起适应目前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并符合社会公益事业需要的新的管理模式,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最大化。
2.1 加强医院内控管理,降低财务风险
医院对经济活动监控得是否得当,关键取决于科学的管理、稳定的管理结构、明确的经济财务目标、以及对风险的意识。医院管理人员应根据单位自身规模和优劣势,制定并严格执行既定的财务战略,完成财务目标。同时,找出财务风险点,对融资、投资、营运、债务清偿、资产损失等关键环节加强防范,理顺经济管理流程,并通过集体讨论的形式,书面确定职责分工和授权等级,防范可能存在的决策风险和管理风险,通过加强内部审计力量及时评估、预防、及时分散运营风险,控制成本,提高经济管理的效率。
2.2 强化医院预算管理
医院应启动全面预算管理机制来完善经济管理,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多方面进行测算、论证和汇总。科学的预算指标是实施内控、考评和绩效的科学依据。医院管理干部通过科学预算管理,指定合理可行收入、支出目标,并与绩效挂钩,节约成本,激励职工。
同时,单位管理干部应保持预算执行的持续性和真实性,将经济运营的结果与预算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执行程度和波动幅度,能够准确判定出单位是否良性的完成了战略目标,这种科学的管理方法,一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