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停车充电一体化机械式车库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

发布:2025-03-14约6.81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停车充电一体化机械式车库技术规范》团体标准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这几

年随着国家对新能源行业的政策倾斜,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持续攀升。截

至2020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492万辆,占汽车总量的1.75%,

比2019年增加111万辆,增长29.18%。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400万辆,

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81.32%

日前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建设,大都与地面停车位相结合。然而,随

着电动汽车数量的日益增加,由于停车位需求与停车空间不足的矛盾、停

车空间扩展与城市用地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单纯的地面停车位充电已经

无法满足日趋庞大的电动汽车巿场需求,立体车库充电需求变得越来越迫

切。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停车设备工作委员会在《2019年机械式停车设

备行业统计数据报告》中预测机械式立体停车库和充电设施紧密结合是未

来城市停车场的发展趋势。

配套建设充电设施的机械式立体车库是快速增加停车位和充电设施供

给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但是,在立体车库停车充电一体化行业标准建设上

一直处于空白。不但难以破解停车难,而且还制约到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一体化充电停车库是新能源汽车停车的最后一公里。目前立体停车库要实

现充电停车一体化,亟需全面而系统的规范和标准指导,深圳市在2020年

率先发布了机械式停车充电一体化设备的系列地方标准。然而市场上不管

是生产机械式停车设备的厂家,还是生产充电桩的厂家,性能要求各不相

同,现实操作中也面临着兼容适配的难点。为解决停充一体化的建设规范

问题,广东省静态交通协会于2020年4月牵头立项了《停车充电一体化机

1

械式车库技术规范》团体标准,该标准有利于推动行业在停充一体化方面

的规范建设、技术进步和健康发展。

二、编制目的和意义

建设一体化车库实现停车管理与充电管理系统深度融合,停车充电一

次完成,避免专门为电动汽车建立充电停车位,从而节约有限的土地资源。

更可以顺应国家的规划,解决停车难问题,缓解能源危机感,加强生态环

境保护,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推广技术,标准先行,机械式立体车

库停车与充电的一体化技术亟待研究。

传统的立体车库充电解决方案多为充电单桩配合外部电网进行充电的

简单形式。随着技术的高速发展,相比较充电单桩配合外部电网进行充电

的充电形式,一体化停车群充电系统安装方便,便于维护,多台之间互不

干扰,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停车和快充和慢充、交流和直流等多种充电形

式的自由配置,最重要的是可以实现智能检测和群管群控。目前这两种模

式在行业内都有一定的应用,不过其在有效缓解城市停车充电难以联动的

问题时,由于其涉及带电设备多、运行控制及操作较传统车库更为复杂,

一旦发生车辆着火,会直接波及到周边车辆甚至整个车库,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在技术规范的编制中一体化车库的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为进一步细

化一体化立体车库所需遵循的技术原则,在参考了其他相关标准的基础上,

本标准针对接驳装置、电气安全和消防安全等方面提出了更具操作性的要

求。

三、编制原则

本标准在起草过程中,主要遵从以下原则:

1.遵从行业实际原则

充分听取深圳市中科利亨车库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华达川自动化

科技有限公司、广东顺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江苏卓茂智能科技有限公

2

司、山东天辰智能停车有限公司、山东九路泊车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金冠停车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大洋泊车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中集智能停车

有限公司、深圳精智机器有限公司、广东三浦车库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质

量认证中心广州分中心、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广州南方电力集团科

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专业机构意见,也走访了省内比较成熟的一体化车库比

如韶关立能立体停车充电站、三浦车库,通过走访和座谈,起草小组在标

准内容上反复协调,充分考虑一体化车库在加强电气安全和消防安全方面

的需求。

2.易用性原则

考虑到本标准文件为技术规范。在核心技术要素的撰写中,较详细的

描述了试验的步骤以及试验方法,便于文件使用者能够较好地理解被证实

的要求以及对应的证实方法。

3.协调一致原则

充分调研了国内现有机械式停车设备、充电设施、汽车库等国家、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