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docx
?一、总则
(一)目的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医院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医疗安全,维护医院正常医疗秩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内各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置工作。
(三)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强化传染病监测与预警,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提高医务人员和公众的传染病防控意识,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2.快速反应:建立快速有效的应急响应机制,一旦发现传染病疫情,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疫情蔓延。
3.科学应对:依据传染病的特点和相关科学知识,合理调配资源,规范处置流程,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科学、有序、高效。
4.协同合作:医院各部门、科室之间密切配合,与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等相关单位协同合作,共同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
二、组织管理
(一)应急指挥机构
成立医院传染病防治应急指挥中心,由院长担任总指挥,分管副院长担任副总指挥,成员包括医务科、护理部、感染管理科、检验科、药剂科、后勤保障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应急指挥中心下设办公室,设在感染管理科,负责日常工作。
(二)职责分工
1.应急指挥中心
-全面负责医院传染病防治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制定和修订医院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组织实施应急演练。
-及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传染病疫情信息。
-协调医院各部门、科室之间的工作,调配应急资源,保障应急处置工作顺利进行。
2.办公室(感染管理科)
-负责应急指挥中心的日常工作,收集、整理和报告传染病疫情信息。
-组织开展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和宣传教育工作。
-指导和监督各科室落实传染病防控措施,对医院重点区域进行消毒隔离技术指导。
-协助应急指挥中心做好应急物资的储备、管理和调配工作。
-负责与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联络工作。
3.医务科
-组织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诊疗知识培训,提高诊疗水平。
-协调各科室之间的会诊和转诊工作,确保传染病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负责组织专家对传染病疫情进行分析评估,提出防控建议。
-参与制定和修订医院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指导临床科室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4.护理部
-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传染病护理知识培训,规范护理操作流程。
-负责指导各科室做好传染病患者的护理工作,加强护理人员的个人防护。
-参与制定和修订医院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协调护理人力资源,保障应急护理工作顺利进行。
5.检验科
-负责传染病病原体的检测和诊断工作,及时准确报告检测结果。
-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确保检测工作安全、规范进行。
-参与制定和修订医院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为应急处置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6.药剂科
-负责保障传染病防治所需药品的供应,做好药品储备和管理工作。
-对临床用药进行指导和监督,确保合理用药。
-参与制定和修订医院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为应急处置工作提供药品保障。
7.后勤保障部
-负责保障医院水、电、气等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能源供应。
-做好医院环境卫生保洁工作,加强对医疗废物的收集、转运和处理,防止环境污染。
-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储备和发放工作,保障应急物资的及时供应。
-参与制定和修订医院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为应急处置工作提供后勤保障。
三、监测与预警
(一)监测
1.建立健全传染病监测体系
-完善医院传染病报告制度,明确各科室传染病报告责任人,确保传染病信息及时、准确报告。
-加强对门诊、急诊、住院患者的症状监测,及时发现传染病疑似病例。
-开展医院感染监测,重点监测医院感染暴发流行趋势,及时发现潜在的传染病传播风险。
2.监测内容
-传染病病例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联系方式等。
-发病日期、诊断日期、报告日期。
-主要症状、体征、诊断结果。
-治疗情况、转归情况等。
(二)预警
1.预警指标
-传染病病例数异常增加,超过既往同期平均